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有比較才有進步嗎?

有比較才有進步嗎?

2017-01-21 16:32

回過頭來想想一些矛盾的行為:我們在意孩子英文單字背得有沒有比同儕多,但不會特意比較他們圖畫得好不好;我們會在意孩子數學考得如何,但不會苛責體育成績……即使多元天賦、多元智能的教養觀念已進入台灣,孩子卻免不了還是會被比較:哪種天賦「比較有用」。

又一個孩子選擇離開人世,青春茁壯的生命力依然抵不過慘綠的升學壓力。
網路新聞把近幾年來的案例列表做了整理:某位北市高中生認為自己是「瑕疵品」而上吊、嘉義國中生留下遺書「是成績害了我」……從國中到研究所,這一路的求學過程裡,因課業壓力自殺身亡的新聞屢見不鮮。我停下滑鼠,看著此時在沙發上邊哼歌邊畫畫的妹妹,心裡不禁提前憂愁起來:我的孩子,未來妳也會這樣受苦困頓而覺得人生無望嗎?

從小聽著「苦讀寒窗」故事長大的我們,也承受過極大升學壓力,教育改革多年後,看來壓力並未減輕,會把「人比人、氣死人」貼在牆上提醒自己的華人社會,分明就是最愛比來比去的一個族群;即使廢除了聯考的「大排名」,整個社會也從未放棄「比較」這回事,反而陷入更多元的競賽氛圍裡。

比較不是原罪,人每天生活都必須進行「比較」才能做出選擇:
想買支手機,總會比較一下各家廠商。
想找間好餐廳,CP值就是一種比較結果。
想找個好工作,當然得什麼都比一比……

若我們覺得這樣的比較理所當然,那麼,對於自己成為「被比較」的標的時,也就不必大驚小怪。這句「就算長大後是賣豆漿的,也要是這條街最好的」的勵志老話,也同聲提醒我們,最終免不了和他人競爭比較。

比較無所不在,跨越國籍、種族文化甚至時空。我們不可能消弭所有個體差異,更不可能改變人類做出最利己選擇的本能,有些事情必須要有篩選的標準,更嚴格的說,想要跟別人「不一樣」的心態,難道不也隱藏著一絲比較的意味?
沒有排名、改成等第制的成績單,是現今制度對孩子們的「體貼」。

教育潮流讓我們開始反思排名對孩子的傷害,國內外書籍更是極力呼籲家長別讓比較心態扼殺孩子的童年……甚至全部人生。當我們極力避免分數排名的結果赤裸裸地傷害孩子,卻更加遮掩地在暗地裡進行各種角力,原本的善意似乎漸漸扭曲成一把利刃,到了孩子成年時,才一刀劃破那層蓋在眼上的布。

掀開這層「去分數」的保護薄紗,我們面臨的是更全面性的比較:公司有一套評鑑制度、父母家人傳遞對自己的期待;甚至有時自己就是愛跟人家比較的元凶:比房子、比車子、比行頭……在資本社會裡的標準和價值氛圍之下,「不想跟人家比較」反而成為需要修練的困難事。

若先把對「比較」的負面印象嘗試歸零,那麼剩下的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比較」會讓人不快樂?

「比較」是本能,但不要落入過度競爭的陷阱

還記得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妹妹有天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考卷給我簽名,我還來不及搞清楚狀況,她就迫不及待先開口:「這張大家都考不好,有點難。」
對於她的反應,我感到非常驚訝。即使我們從未因任何一個分數而責罵她,她的老師也絕非只鼓勵追求分數的教育者,但孩子卻自動對分數有反應,甚至主動去了解別的同學成績。

「為什麼妳會想要知道別人的成績?」我開口問。
「我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不會?」妹妹回答
「那是不是只有妳不會這件事,為什麼這麼重要?」妹妹沉默沒有回答。

人是群居動物,互相觀察學習本是常態,不同的能力天賦互動交錯,也是創造力的來源之一,「比較」能讓人迅速辨識出該項能力最優異的人,其他人再藉由各自的方式從中學習,就像是工匠們、藝術家們增進自己技藝層次的方法,也會透過各個不同面向,觀摩激盪出自己更多的想法,不論我們使用的動詞是不是「比較」,腦子裡總會產生一些結論或判斷。

然而,現在普遍存在的比較是為了符合「節奏一致」:在既定時間內,哪些人無法跟上速度?哪些人不符合設立的標準?這些比較已帶有優劣的意味,並對人做了價值判斷:慢就是能力差、快就是代表好。把比較的結果立刻貼上不同的能力標籤,再將人分類定型,把人類的本能轉化成互相競爭的工具。

避免功利的比較

回過頭來想想一些矛盾的行為:我們在意孩子英文單字背得有沒有比同儕多,但不會特意比較他們圖畫得好不好;我們會在意孩子數學考得如何,但不會苛責體育成績……即使多元天賦、多元智能的教養觀念已進入台灣,孩子卻免不了還是會被比較:哪種天賦「比較有用」。

如果沒有正常的心態,做什麼都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如果心態不變,什麼也都能成為比較標的。「有用與否」即是反映社會價值觀的最好例子,同樣是「做工的」,在台灣就變成「不學好、學不好」的代名詞,但在其他國家卻是備受推崇的高薪專業。

日本職棒選手鈴木一朗曾經毫不諱言地表示,和他人比較、制定努力的目標,然後不斷練習,是他前進超越自己的動力來源。就算他自己不去比,這世界仍舊會拿他和其他選手評比,與其跟隨別人的評價起伏,不如自己掌握比較的內容,轉換成產生力量的正向循環。

過於狹隘的比較,只是鼓勵同質的人不斷優化某種能力,當整個社會只把對未來的投資全部押在這一兩樣能力或族群身上,這何嘗不是現今台灣社會經濟轉型的困境?

這並不是正當化任何我們對孩子的比較手段,只是,在社會整體價值觀尚未進化之前,只去掉表面的分數評比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讓孩子失去進步的機會。「比較」不是為了滿足父母或任何人觀看成就的欲望,而是讓我們學習將比較結果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回饋自己,那才是不斷讓自己更好的忠實建議。

家.長.的.日.常.反.思
‧我們是屬於愛比較的還是討厭比較的大人?
‧答案會因事情而異嗎?
‧猜想看看若是世俗標準的「人生勝利組」,他們會討厭比較嗎?
‧比較之後贏了就一定能獲得快樂成功嗎?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羅怡君

出版:寶瓶文化

書名: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延伸閱讀

AI浪潮帶動高瓦數散熱需求 ——兼論散熱廠泰碩(3338)

2023-04-26

解封後的內需商機 ——美妝連鎖品牌麗豐-KY業績飛揚

2023-04-19

「重磅藥」 專利懸崖 —— 「大藥廠」策略因應

2023-05-17

地緣政治風險帶動全球投資潮 ——兼論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廠迅得

2023-05-03

通膨升息循環下的利率遲滯性 ——兼論密封元件商茂順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