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很重要。某種程度的練習,當然是有幫助的。
我在上班族時代,只要聽到業務員說「我們來練習吧!」我就會心生警戒。因為我可不認為「不斷重複練習就是提出完美企劃案的最佳對策」。
在此,請以「客戶」的立場想想看。
自己還無法完全理解聽到的內容,對方卻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這時自己的內心作何感想?還有,一直聽到陌生的詞彙,自己的感覺又是如何?
對方毫不在意自己是否有多瞭解那些詞彙,只以他的節奏不斷地說,真是令人討厭哪!
提案始終要以對方的節奏進行。應該根據對方的狀況改變提案的節奏。然而,我們在提案前幾乎是無法掌握與對方反應有關的任何資訊。
我見過許多前輩明明就重複每字每句反覆地練習,並照著練習說明,沒想到只因對方露出嫌惡的表情,就害得前輩當場變得語無倫次。
針對詳細的環境分析,自己拚命練習,結果對方卻覺得說明內容過長,只想快點聽到實際的提案內容;在練習時得到眾人好評的笑話,對方卻連笑也不笑地繃著一張臉;本來分成四部分說明,客戶卻只對第三部分感興趣,以至於完全忽略第四部分。
最後,我終於明白一件事。期待客戶靜下心來仔細聽你說明,這種想法本來就不切實際。
提案就是對話。雖然當前是由我方不斷說明,不過說明的本質是對話。你必須看著對方的反應,讀取對方未說出口的話語,並且做出適當的應對。
那麼,事前練習時,該怎麼做才對呢?重點有以下三項。
①重新檢討整體流程
在虛擬聽眾前說話,藉此瞭解難以理解的部分或整體順序的流暢度。就算企劃案已經討論過無數次了,透過實際發出聲音說明就能夠更為順暢。
②模擬初次聽簡報的人的反應
越是努力研究提案內容,自己或團員就越不容易想像初次聽到此內容的人之反應。如果可以的話,說給團員以外的人聽聽看,確實面對初次聽簡報者的反應才是有效的練習法。
③練習問答。在此過程中深化自己的思考內容
在練習時就坦然接受提問,並且設法努力回答問題。透過這樣的練習能夠加強自己的邏輯思考,就算正式上場時沒有出現一模一樣的問題,對你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無論如何,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認定現場會出現什麼狀況。提案時,現場感很重要。除非是受過高度訓練的演員,否則重複練習、演出的簡報是不會打動人心的。
所以,請記住練習只要大致做好就好,放棄「照著練習說明」的心態吧。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佐藤達郎
出版:商周出版
書名:人前不會緊張的37個說話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