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信念」是一種成見

「信念」是一種成見

2017-03-23 11:03

將所有事情都看成是有意義的,才會產生信念。如果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就不會相信任何事,也不會產生信念了。

堅強的信念,可能只是成見的作用。可以說,自己認為「正確」的成見,就是信念。如果成功了,就會被認為是「有信念的人」。
我們的「信念」,來自於以下的想法:
 
1「我認為有價值」和「現實」應該要一致


 
甘地、德蕾莎修女都是有信念的人,他們相信印度獨立運動、幫助貧苦的人們是有價值的事情,而付諸行動,改變現況。但是信念的出發點,可以說就是成見。

不限於社會運動,商場上的創意也是如此。「如果樓梯可以移動,會更方便」想法,誕生了電扶梯;「如果不用動手也可以開門,會更輕鬆」的想法,而發明了自動門。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情有價值,認定世界上的人都需要它,這就是一種成見。因為相信這個世界需要電扶梯和自動門,這些東西才會存在。

對自己來說有價值的事物,便認定現實也應該如此,這種想法會成為堅強的信念。
 
2一切事情都有意義
 
人不管遇到任何事都想找出意義。遇到壞事接連不斷,就會想:「這是不是有什麼涵義?」而去看手相、占星、到廟裡拜拜。事實上,只是偶然發生的事情,跟玄關風水、星盤等等一點關係也沒有。

將所有事情都看成是有意義的,才會產生信念。如果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就不會相信任何事,也不會產生信念了。
 
3其他人也和自己有相同感受

「男人應該要堅強」、「只要努力就能幸福」、「金錢萬能」等等想法,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認為「其他人也這麼想」,這種想法就會成為「信念」。
堅強的信念會成為行動的方針,產生行動力、自信、樂趣。相反的,失去信念也會失去自信與活力。

但是,信念也不完全只有好的一面。例如,所有的戰爭都是起因於「我才是正確的」、「我才是正義」的信念。不好的信念會帶來悲劇。

書名:拒絕被支配的勇氣─獲得自由,重寫人生腳本的心理學
作者:鈴木敏昭
譯者:張佳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13日
延伸閱讀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