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名列前茅,不代表一定熱愛學習

名列前茅,不代表一定熱愛學習

2017-09-06 17:46

願意逼自己苦讀拿第一的孩子,不代表真的樂在學習,他們甚至有可能以為「拿到高分」就已經達到目的,而忘了應該好好面對自己、認識自己,從而看到分數背後代表的意義,做出適合自己的抉擇。

我知道如何考第一,卻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進入國中後,我意識到聯考的壓力,於是用上洪荒之力廢寢忘食的苦讀。當然,皇天不負苦心人,三年的國中,除了一、兩次段考落到第二名之外,我是次次穩拿第一。

我換得的是,父母以我為榮、同學以我為尊;我能驕傲地站到升旗台上接受全校同學的欽羨目光;每次考完試,我都優先享有選擇教室座位的特權。

於是,讀書對我的意義就只有三個字:爭第一!上學的動機也是三個字:考第一!
學習的樂趣當然也只剩三個字:拿第一! 就如同紀錄片〈學習的理由〉(見第八十九頁)裡一位男孩的比喻:「考試就像寒天,你會很有飽足感,但真的沒吃到什麼營養。」

高中時,我當然順利考上北一女,但這光榮的一刻卻也是災難的開始。當全國第一名都匯聚一堂時,第一名再也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一上高中,我就落到四十多名,然後經常在三十幾與四十幾名之間徘徊。

拿不到第一,當然就對學習的胃口盡失,我因此找不到任何一個能打從心裡真正喜愛的科目,我沒享受過純粹為了追求知識而得到的樂趣。高中時我有好長一段時間根本不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到高二要分組時,我當然想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這是一道遠超出我思考能力的難題。要選文組?還是理組?我對自己的性向一無所悉。而高一悲慘的分數經驗告訴我,生物我根本讀不好,數學又太艱深,所以只要能躲掉這兩科就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我「逃」到文組「避難」。

到了高三,大學聯考的壓力迫近,於是我整個人又像瘋子一樣鎮日埋在書堆中狠拚,因為師長們一再說,分數愈高,選擇愈多,於是當務之急,當然不是搞清楚自己的方向,而是儘可能拚到高分以增加自己的選擇權。一切都等考到高分再說吧!

果真,在一年閉關式的苦讀之後,我的分數在文組裡很漂亮,足以上台大外文系,但我到底要念什麼才好?我仍舊沒有一丁點想法。

父親告訴我,不知道念什麼就念師大吧,女生就是當老師最好!但我一想到遇過的種種老師的面貌就打了退堂鼓!

有人告訴我,資訊管理系將來出路好、商學院也不錯,但我算了總分,數學不太漂亮,加權計分後竟然上不了。

而我那一位就讀台大國貿系、但最後卻搖著筆桿當記者的大姊告訴我,當年她的分數太高,錯過她最想讀的「政大新聞系」(當年是按照分數分發),甚為可惜,於是要我幫她「補念」回來,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於是,我就在自己沒有任何鮮明主張之下,決定唸政大新聞系。這,就是我選大學校系的荒誕經過。

從逃避,到找到自己的路

荒誕的選擇,注定了四年的空虛。

既內向、又對公共事務興趣不高的我,根本對新聞採訪相關課程沒有半點興趣,唯有接觸到部分具有創意性質的課程,如廣電節目製作等,我才感覺大學總算有點色彩。

畢業後,當然還是搞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既然讀了廣電新聞,而當年電視記者的待遇又好,第一選擇當然就是去報考電視台記者。藉著音質還不錯,我順利考上電視記者。

不料,這又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上線後,因為對新聞判斷不夠精準、漏新聞等,讓我愈來愈沒自信;粉墨登場播報新聞讓生性羞怯的我得不到任何成就感。在工作兩年之後,我的自信盡失,但直到此時,我才意識到關鍵的原因是:我對新聞工作根本沒有熱忱。

於是,我又採取「逃避路線」,用自己工作兩年存到僅有的錢,選了一所美國很便宜的學校就遠走高飛。在那裡,我獲得了最後一個學位。因為年紀漸長,不能再蹉跎光陰,我終於認清「思考自己」是最根本的一件事,於是開始認真思索:我到底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

我想起學生時代最喜歡、也拿到最高分的一個科目:電視節目製作;也想起曾經在大三全力投入參加的廣播創意節目比賽,以及在新聞工作中常常享受於包裝一則小新聞的聲光布景而非新聞的走向……,於是,有一條路在心裡漸漸浮出。

當我學成歸國後,就毅然決然轉到以創意為導向的電視節目製作路線,這時才真正恍然大悟:我總算走對了路!雖然為時不算太晚,但也著實走了不少冤枉路!

拿高分=/ 認清自己

孩子只要願意用功,就代表真的熱愛學習?享受學習?

孩子只要名列前茅,就前途無憂?

父母必先確定孩子的成績夠好,其餘免談?

從我自身的成長經驗來看,願意逼自己苦讀拿第一的孩子,可不代表一定樂在學習。追分之外,更重要的是自我的認識與探索、以及不斷釐清自己該走的方向, 這才可能引導出最真實持久的學習動力與樂趣。

愈會讀書考試的孩子愈要有的心理準備是:科科高分,不表示條條道路都能通達羅馬;漂亮分數,反而可能迷惑了視線,讓自己看不清、或錯過自己該走的方向。

對於能「拿高分」的孩子而言,有個最大的陷阱是,不小心誤以為「拿到高分」就已經達到目的,而自始至終忘了要好好面對自己、認識自己,從而看到分數背後代表的意義,做出適合自己的抉擇。

為了追求高成績的表現,勢必得犧牲很多東西,如睡眠、休閒、與親友的相聚等;但若是犧牲或是逃避掉的是「自我的認識與探索」,這筆帳勢必還是會在日後追加回來,並且,很可能加倍奉還!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 彭菊仙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延伸閱讀

買00940真懂ETF?不會跌破10元?施昇輝:0056曾破發還腰斬「不明就裡瘋就可能大回檔」

2024-03-19

00940、00939...高息ETF狂潮全解讀!10元低價入手、9.85%殖利率…行銷話術大剖析

2024-03-20

0056存股16年,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現在多存1檔00919的5個理由:一進場就往上漲「有效買點」曝光

2024-02-26

00940想賺價差,上市後才是好買點?1情況「掛牌之後準備開始跌」...一表比較0050和9檔高股息ETF績效

2024-03-20

「00940之亂」才結束,下一檔黑馬接棒、發行價僅15元…前10大成分股出爐!這天開募7月就除息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