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登山時常感到緩慢性疼痛嗎?專家詳解「節能步行」爬山法:痛感立即減緩!

登山時常感到緩慢性疼痛嗎?專家詳解「節能步行」爬山法:痛感立即減緩!
(圖/shutterstock)

2023-10-26 11:35

爬山時貫徹節能步行,下山時利用肌力當煞車

登山的種類、方式有很多,像是在地勢較平緩的低山健走、一日來回的登山路線,以及縱走、攀岩、冬季登山等,都是登山的類型之一。登山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膝蓋痛、肌肉痛以及抽筋。膝蓋疼痛通常好發下山時,而且屬於緩慢性疼痛,想必不少人都有相同經驗,我也是其中之一。

登山的種類、方式有很多,像是在地勢較平緩的低山健走、一日來回的登山路線,以及縱走、攀岩、冬季登山等,都是登山的類型之一。登山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膝蓋痛、肌肉痛以及抽筋。膝蓋疼痛通常好發下山時,而且屬於緩慢性疼痛,想必不少人都有相同經驗,我也是其中之一。約莫5 年多前,我開始對登山產生興趣,最先遇到的就是膝蓋疼痛問題。於是我對如何「輕鬆爬山」的走路方式感到好奇,皆因自身經驗使然。

爬山時,關節與肌肉比一般步行承受更多壓力,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得在沒有受傷及發生意外的情況下進行。登山的走路方式重點,在於不過度依賴肌力,而是能巧妙的利用重力與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前進,這與前面章節的說明一樣,也就是一般的步行方式。基本上就是不要將膝蓋打直,腳尖不要蹬向地面,身體亦不過度扭轉。登山時,最主要使用的肌肉就是位於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因為爬山得將身體往上拉抬,就會用到股四頭肌;下山時,則因向下的加速力道增加,也需仰賴股四頭肌幫助身體煞車。所以當我們在登山時,若過度使用股四頭肌的肌肉,就會在下山時感到肌肉僵硬,無法正常運作,腳也會跟著不停發抖,造成腳步不穩,此時就容易跌倒或滑落山谷,怪不得這類事故通常發生在下山時候。之所以下山比爬山困難,也是基於上述原因,所以爬山時,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不要讓股四頭肌承受過度負擔。其實不管是爬山還是下山,都需運用核心肌群與下半身的肌力,加上心肺功能,以及在崎嶇道路上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而這些都是步行時用不到的肌力與體力。由於肌力與體力會隨年紀增長而衰退,所以想要安全登山,就要好好鍛練身體。

 

本文摘自《複利走路法》

延伸閱讀
從移居到宜居,安心雲林,幸福上場
從移居到宜居,安心雲林,幸福上場

2021-05-12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2024-06-26

自立支援〉零約束、零尿布  雲林鄉間的照顧革命 讓爺奶學自立 有天能回家
自立支援〉零約束、零尿布 雲林鄉間的照顧革命 讓爺奶學自立 有天能回家

2024-10-23

雲林縣長張麗善:未來十年,雲林能農工並重,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雲林縣長張麗善:未來十年,雲林能農工並重,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2021-10-25

雲林縣》小鎮分校智慧上身 兩年讓兩千多個孩子瘋科技
雲林縣》小鎮分校智慧上身 兩年讓兩千多個孩子瘋科技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