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時事點評家Zen大:用腦科學來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

時事點評家Zen大:用腦科學來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

王乾任(Zen大)

個人成長

shutterstock

正義中毒

2024-03-18 10:50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

《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並邀請時事點評家Zen大為本書撰寫推薦序文。

 

當人執行正義成癮,世界會發生什麼事情?

 

您打開此書的時刻,不知道網路上正在「炎上」什麼話題?

 

是某個網紅又做了錯誤百出的影片,招來鄉民網友網軍側翼抨擊?抑或某政客、慣老闆、名人,說了任何政治不正確、無意識歧視的言論被砲轟?抑或是某犯罪嫌疑人的犯後態度惡劣、不知悔改,引爆民怨沸騰,吵著要判極刑?

 

如今我們身處在每天都有大小不等的話題或人物被炎上的環境。而我自己經營評論寫作多年,也曾因言論引發過炎上事件。

 

疫情之初,執政黨決定推振興券,有人不滿為何得先掏一千元購買,於是我隨手發表了一些看法。文章在粉絲團發布後,隨即被不同意者轉發到自己的板上「討論」,順便附上譏諷的文字,不久便引爆支持跟反對意見雙方激烈交戰。

 

抨擊我論述的陣營,不乏用與事件無關的人身攻擊辱罵我,認為我的論述漏洞百出,大腦跟人品都有問題,也有人把我貼上網軍側翼的標籤。

 

社會上有一些議題,學理上未必有定論,各持己見,誰也不服誰倒還好,只不過言論在網路炎上後,往往不太就事論事,而是卯起來貼標籤、分類,抹殺對方的人格信譽。

 

我這種炎上程度還算小意思,只是討論公共議題,言論也有人支持;有些被炎上者是犯了違法或公眾道德不允許的錯誤,社會輿論會一面倒的抨擊犯錯者,讓這些人徹底孤立無援。

 

人為什麼會對遙遠的陌生人所犯的錯誤感到憤怒,不惜花自己的時間也要前去教訓那些犯錯的人?即便那些錯誤並沒有影響到自己,甚至沒有影響到社會,其實也不算嚴重?《正義中毒》作者從腦科學角度提出看法,認為「人類大腦天生會去尋找背叛者、不守社會規範者等顯而易見的攻擊對象,並且對於制裁這些人產生快感」。深信「我即正義」的人,每一次制裁他人時,大腦的快樂中樞神經會受到刺激,分泌多巴胺,使人從中得到快感。若人沉迷於此類行為所產生之快感而反覆執行,將會形成多巴胺上癮,也就是正義成癮、正義中毒!

 

正義中毒者認為,只要自己是對的,對方有錯,無論對其做出什麼行為都可以。言詞辱罵只是基本,有些人甚至會向當事人工作單位施壓,要求懲處或解雇。

 

正義中毒現象隨網路崛起而普及,除了在生活中四處尋找可制裁的對象外,近年還有從網路擴及到實體世界的趨勢。以台灣來說,一些行車糾紛的主持正義行為,也有正義中毒的影子。

 

人類本該具備的冷靜、體貼、同理心……,在正義中毒者身上日漸淡薄,轉化為極具攻擊性的人格,看非我族類不順眼、視其為妖魔或笨蛋,沉溺在消滅異己的快感中,直到某天赫然發現,自己成為另外一群人攻擊的異己……。

 

作者對互相貶抑、辱罵,逐漸找不到彼此共同點,仇恨持續擴大的正義中毒現象感到憂心,長此以往,社會賴以凝聚的信任將崩解,人們變得只想消滅看不順眼的非我族類。

 

追尋多巴胺快感的正義中毒者,讓炎上不斷升級,以換取快感,卻落入無論怎麼制裁犯錯者也無法獲得滿足的空虛之中。

 

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解讀正義成癮現象、成因,最後提出化解正義中毒的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正義中毒

延伸閱讀

行人闖紅燈不只罰500元!濫用路權「行人三寶」變多、交部擬提高罰鍰 警:違規害車禍你也有肇責

2023-07-11

科技海綿別拿來洗碗!恐增罹癌風險 越用越小塊和它「特性」有關 醫:1禁忌溶出毒更快

2023-07-12

50歲退休後,我用20年積蓄買金融股...中年存股族告白:第1年賺80萬,隔年跌到腰斬「被金融股背叛」

2023-05-18

金融股以後還能存股?從亞泥、兆豐金到改買00878...達人:金融股買進2標準「很明顯不是現在」

2023-05-12

存股8年就回本!達人私藏2檔銅板定存股:9%高殖利率,最高連續25年配息,便宜價曝光

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