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台港富豪發達之路大不同 P.78

台港富豪發達之路大不同 P.78

2004-04-22 16:19

巨富的誕生靠天時地利人和,幾十年來香港、台灣在資本主義的孕育之下,產生的二十大富豪各具特色,他們發跡和成功的基因是什麼?

在《富比世》(Forbes)雜誌的全球大富豪名單中,排名前二十位的港台富豪,有十三位在香港發跡,七位來自於台灣,中國的大企業仍掌握在政府手中,目前未有民間富豪躋身。

從港、台的富豪背景,忠實地反映出兩地經濟發展的差異。台灣的富豪們多半是實業家,幾乎都是靠製造業來開創財富,充分顯出踏實的一面;香港的富豪大多靠財務操作及地產投資來鞏固資產,則要面對著投機的危機。

不過,「火中取金致富快」,風險愈大獲利愈高,綜觀香港的李嘉誠、郭炳湘三兄弟等人的財富數字,確實凌駕台灣首富蔡萬霖、經營之神王永慶之上。

香港:冒險家 地產、公用事業定江山


多年來,李嘉誠一直是香港首富的代表,靠著房地產和購併立業,集團的版圖是以地產、電訊、基建、能源、傳媒及零售 (超市、便利商店)為主體,其中以電訊方面的投資最引人注目。

做為全世界3G(第三代行動通訊)最大的投資者,李嘉誠投資地區包括美國、義大利、香港、德國(後來宣布放寬)、澳洲、丹麥、奧地利、愛爾蘭、瑞典、以色列等,單花在牌照稅投上已達一三○○億港元,目前在歐洲建設的3G網絡,要花掉八○○億港元。

3G的資金一直在燃燒,目前收益還很不好預估,外人看現階段的李嘉誠或許有些辛苦,但也承認3G市場真正起飛時,他將是贏家全拿,所以長江集團未來五年是龍還是蛇,全繫於3G成敗。

雖然3G事業仍在且戰且走階段,但李嘉誠過去累積下來的聲譽、政商實力仍是一方之霸。尤其是在公用事業中,仍然掌握電訊、貨櫃碼頭這兩大塊肥肉,再者,未來一年李氏在能源(加拿大)的投資將挹注更大能量,掌握公用事業也是富豪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柱。

新鴻基集團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不似李嘉誠般勇於開疆闢土,但長年來仍是富甲天下,除了父親郭得勝打下的基礎外,三兄弟幾十年來未曾分家,秉持郭得勝的名言:「一直看好香港地產長期向上,短期的波動不要緊,長期而言肯定一浪高於一浪。每逢市場大跌就逐步買入,待市道上升時,所購入土地已建成樓宇,可出售獲利。」在地產領域穩健守成。其次則是成功操控電訊、運輸等獲利穩當的事業,並與政府官員保持良好關係,一舉取得捷運與鐵路周邊系統的共構機會。

新鴻基抓住地產價格漲跌的波段利潤,加上公用事業的穩定利潤,奠定集團長遠發展的基石。五十年來,香港最有錢的猶太人嘉道理爵士也深諳此道。

嘉道理爵士雖過世,目前由米高嘉道理接班,家族財富一直是香港的前五名,由於持有香港中華電力近三成的股權,單是這一點就夠賺得盆滿缽滿了。再加上持有上市的香港大酒店逾五成股數,大酒店的代表作為首屈一指的半島酒店及質優物業,也就是說嘉道理家族在香港的生意根本不受淡旺季、市道盛衰影響,收入十分有保障,是罕有的低風險、高收入的代表。

恆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同樣是靠地產與公用事業發跡。李兆基原本是郭得勝、馮景禧合創新鴻基的三劍客之一,獨立後靠著地產、媒氣(天然瓦斯)、酒店業務賺得財源滾滾。而馮景禧則創立新鴻基證券,但相形之下馮景禧的財富較郭得勝、李兆基遜色許多,顯示香港還是地產業最吃香。

台灣:實業家 製造業、經營術打天下


其餘在富豪排行榜上的名人還有華懋集團的龔如心,影星林青霞夫婿邢李(火原)、「紡紗大王」南豐企業的陳廷驊、「賭王」何鴻燊,以及澳門娛樂界名人霍英東等。

不同於多數的香港富豪都和地產沾上邊,台灣除了首富蔡萬霖抓到金融及地產的大機會外,值得誇耀的富豪大都是靠製造業起家,像鴻海的郭台銘、台塑的王永慶、廣達林百里、奇美許文龍等。這些「黑手富豪」,全都靠製造,不管是插頭、晶圓、液晶面板、低階產品或是高科技產品,用高人一等的經營術,在全球商業戰場中殺戮,因而累積可觀的財富。

平心而論,台灣政府給予大企業的幫助十分有限,也沒有把壟斷性的公用事業放手讓民間經營,從經營的角度,台灣的富豪們個個都是實業家,投入資本並承擔風險,不像許多香港富豪靠著獨占的公用事業,獲取龐大的利潤。台灣有錢人可說是硬碰硬出來的,他們的共同特色是專業、靈活、效率、苦幹,個個都代表著「台灣經驗」的可貴。

港台富豪要延續財富上的尊榮,無可避免一定要考慮中國的因素,隨著中國經濟不斷成長,香港富豪們地產開發的優勢可望延續到中國,但將無緣參與享有特權的公用事業,中國自有新一代的「太子黨」接手,例如來自中信泰富的中國首富榮智健便是典型的代表。

台灣的富豪可說是專業實業家,不論是王永慶、郭台銘或是許文龍,其事業也和中國息息相關,中國的布局以及台海兩岸的互動,都將影響其億萬商機。此外台灣的第一代創業家也必須正視接班、財富傳承的問題。未來要如何維持並累積財富,從創業到守業的過程,或許可以參考香港的做法。

坦白說港台富豪們絕大多數是靠白手(黑手)起家興業,台灣實業家在創業占了上風,但在守業方面,目前香港的富豪們則領先不少,台灣的大富豪們如何讓財富保值與升值,將是未來十年的重頭戲。(本文轉載自383期今周刊)

延伸閱讀

亞泥、中鋼...存股700張金融股達人、年領近百萬股息曝「10檔績優股口袋名單」,最高連配息39年

2023-04-11

「台泥亞泥,我要放一輩子領股息!」他目標存股5千萬,解析水泥雙雄:這檔CP值高

2022-09-01

比台泥、亞泥更會賺!預拌混凝土雙雄國產、力泰股價漲11%能存股?這檔是穩健績優股、通膨缺工照樣賺

2023-11-20

台泥、兆豐金、台塑化...500萬歐印10檔「大到不能倒」,能贏過0050?這1檔存股10年「躺著退休」

2023-10-30

金融股以後還能存股?從亞泥、兆豐金到改買00878...達人:金融股買進2標準「很明顯不是現在」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