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以個案教學破除知識障

以個案教學破除知識障

2013-12-05 13:29

多年來從親身接觸中,對「知識障」這個觀念體會日益深刻。

吸收知識、充實所學,是一生不可荒廢的功課,在知識經濟時代尤其如此。近年來在職管理教育風起雲湧,更說明大家對求知的重視;然而,如果這些知識只是停留在「名詞」的層次,而未對自己的思惟或視野有所增進,則永遠只是口中名詞而已,既未提升思想水準,甚至還可能產生負面作用。

「知識障」現象中,最嚴重的是迷信學理,將多年來從本身經營內外環境中發展的知識全盤否定,試圖以尚未完全消化吸收的學理取代,失敗以後再大聲責備學術無用甚至害人不淺。次嚴重的是,選擇少數自己能理解的學理,用來解釋所有的現象;這樣作法,除非已廣泛掌握所有的學理分析內容,否則極可能局限了思考與分析的廣度。另一極端是,許多高手在思惟及決策方式上,早已發展出一套相當有效的模式,到學校進修的目的除了開拓人脈之外,只想學些學理名詞,自己決策時,其實並不相信這些學理有何作用與價值。

我認為在企業管理這種高度務實的知識體系中,解決問題與採取行動的「實踐過程」,是知能成長的主要來源。成功的企業家即使不讀書,但每天在真實世界磨練中,其實已自行發展出許多實用的管理知能。只是這些知能是從實戰中自行建構而成,因此缺乏完整的體系與架構,而且其中難免有不少矛盾與缺漏之處。他們十分需要借助學理來整理及系統化自己的想法與經驗,並從討論中,逐漸發現自己思考層面的不足,或各種想法之間的矛盾。

換言之,有經驗的管理者,經由對長官或同仁管理行為的觀察學習,在面對重大決策時,內心逐漸形成的分析架構與考慮面向,及對自己決策的反省與檢討等,所逐漸建構出來的知能,才是管理知能的「主軸」;由別人經驗累積,再經學者整理並抽象化的學理,只是「輔助工具」。上課時的個案討論或學理講解,都是協助學員反省、檢討、建構、整理自己觀念與想法的機制。

如何讓企業領導者們,以正確的觀念了解學理的價值,並將之用於強化他們原有的經驗與智慧,是管理教育亟應努力的方向。高階管理教育中,以個案研討方式,主要活動是讓來自不同產業、經驗背景各異的高階領導人,在教師引導下,針對個案中的問題,進行多元角度的深入交流與辯論。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將自己的「獨到見解」或「一偏之見」整理出來,互相檢視、彼此補強。教師則憑藉其學理的素養來穿針引線或主導方向,這時,學理的價值才能凸顯;因為在對答過程中,學理的「名詞」或「門派」都不得不完全融解,只剩下真正能指導實際決策的核心部分。

教師也必須經由此一思辨過程,才能真正脫離名詞與學派的束縳,內化理解所謂的學理。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勞保老年年金幾歲領最划算?退休實例計算:提早領、延後領差多少…這招「輕鬆多領38萬」

2024-03-31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公公過世她做了「1件事」拿到政府最高「近10萬補助」 勞保局提醒:還得符合這資格

2024-04-09

政府發錢了!勞保年金抗通膨5月調升「6月入帳」,91萬退休勞工受惠 勞保局:最高調幅7.59%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