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北縣中小學校長即將大換血 P.106

北縣中小學校長即將大換血 P.106

隨著國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及任期制的實施,已讓「一任校長,終生校長」的鐵飯碗保障已經生鏽了一半,而台北縣政府更進一步大幅提高候用校長徵選名額,「校長換人做做看」不再只是口號,而「萬年校長」的時代也可以說完全結束了!

台北縣政府十一月中旬核定教育局所提出的國中及國小候用校長甄選作業要點,決定今年將錄取國中組二十五名,國小組五十名,甄選名額創下台北縣有史以來的超高紀錄,各約占縣內中小學的三分之一及四分之一,若以這樣的速度來看,不到五年內,台北縣的候用校長人數就足以讓現任的校長大換血。

同時,此次報考的門檻也大幅降低,以往參加候用校長人選時,教師進修、教學研究等都計算在內,今年這些條件則全部刪除,只計年資,教師任滿一年一分,兼組長任滿一年兩分,兼主任滿一年三分,只要積分合格,就可參與甄選。

由於門檻偏低,名額又大幅提高,繼「校長授課」風波之後,台北縣政府再度引來多位校長的質疑,認為將會阻塞未來的升遷管道,打擊其他有意擔任校長的人的士氣,而且進修不計算在積分內,等於不鼓勵進修,也不符合教師求取新知的時代潮流。

考上校長不一定當得上校長

對於此項質疑,台北縣教育局吳財順表示,國中候用校長已經有兩年沒有舉辦甄選了,現在又有三名校長缺額,就需求量來看,這樣的名額並不算多,況且現在校長是已由派任制改為遴選聘任制,不再是考用合一,就算考上了校長,也不一定會被遴選上,如果個人的實力不夠,沒有被遴選上,就必須要回任教師,因此足夠的候用校長人選有實際上的需要。

吳財順指出,有競爭才有進步,校長必須要接受新的觀念,努力充實自己,對校務工作力求表現,認真辦學的校長不怕競爭,如果表現不佳,無法得到教師與家長的認同,「換人做做看」也是應該的。

事實上,台北縣會擴大候用校長的甄選名額,並非突然,而是校長遴選制與任期制的配套措施之一。

早在今年年中,台北縣在辦理校長遴選之前,就有十六位國小校長及四位國中校長申請退休,人數高於往年,除了真的年屆退休之齡之外,據了解,部分校長是因為怕在遴選過程中,某些「作為」可能會被提出討論,所以乾脆先主動請職。另外有兩位校長,則是因為參與遴選未獲任,一位申請退休,另一位則轉任教師。

校長遴選委員會對校長的標準愈來愈高,為了避免「選擇有限」的窘境,縣政府方面擴大甄選、培訓候用校長,一方面是要給現任的校長「壓力」,一方面也希望透過良性競爭,提高縣內中小學的教育品質。

對此,台北縣副縣長林萬億再三強調,遴選校長的精神就在多面向評價校長與擇優汰劣,而且是要「為學校找最合適的校長,而非為校長找最合適的位置」,因此,足夠的候選人絕對是必需的。

校長候用人選增多,勢將造成競爭的激烈,不過,林萬億表示,縣府遴選校長的方式絕對公正、公開,不會因為人情和政治力而有所影響,校長候選人不需因為想要當選獲連任,特別花心思去做公關或打好人際關係。

林萬億指出,目前北縣的校長遴選委員會以教育局長、主任督學、行政人員、教師會代表、家長會代表、前輩校長及專家代表為主要成員,遴選標準則為行政領導、溝通協調、個人品德、專業素質以及執行教育政策的能力等五大面向,不論是縣長或他自己都沒有投票的權力,所有民意代表的關說、推薦函也都被他「鎖在抽屜裡」,而明年起,教育局行政人員的三個名額也將再讓出來給教師、家長及專家代表,絕對不會有「黑箱作業」,而他之所以「自斷手腳」,也是因為不同的黨派都可能執政,現在就將縣府行政力量排除在校園之外,是基於長遠的校園自主的考量。

此外,林萬億也說,遴選校長制及候用校長的人選增多,都有助於提高校長多元生涯規畫的可能性。過去因為是選派制,校長若想出國進修,或因健康、家庭因素而必須暫離校長的崗位,幾乎都必須請辭,從此失去校長的職位,但現在,校長可以在任期屆滿時,選擇暫時休息或先回任教師,等到以後想再當校長時再報名遴選,彈性變大了,校長的選擇也變多了。

延伸閱讀

兒子付不起150萬遺產稅,能先賣父親遺產土地再拿錢繳稅嗎?會計師傳授繼承人沒現金繳稅2做法

2023-09-26

90年代就到中國,一個「田僑仔」台商大哥聊發跡史:人家都開玩笑說信義區以前是田地,這裡連田都不是

2024-01-31

三兄弟爭產撕破臉!當年土地不值錢全給務農小弟,20年後政府徵收竟值百億...天降橫財變繼承悲劇

2023-03-03

當年公婆賣地還二伯賭債「麻布袋裝著千萬鈔票」...一個無緣地主:如果沒輸掉,恐怕我們身價難算

2022-08-03

繼承來的土地卻早被親戚蓋房占用...早年這種沒保存登記的建物,地主能叫對方「拆屋還地」嗎?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