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語歌市場不再 江蕙依舊紅 P.134

台語歌市場不再 江蕙依舊紅 P.134

當看到加拿大裔的鄉村歌手仙妮亞.唐恩( Shania Twain)紅透流行歌壇的景況,覺得此姝頗不簡單,要將純美國口味的鄉村音樂唱到國際市場並受普羅大眾的認同,不光只有歌聲動人,還得發揮其他方面的魅力,才能有當下的光景。如此轉想回來,便會憶起一九九二年唱《 酒後的心聲》、一九九三年唱《 感情放一邊》諸專輯的江蕙,當時唱片狂賣,不只是歌手個人的人氣現象,而像是烘抬整個台語歌曲的行情,一舉將台語歌擠入主流市場,造成與國語流行歌曲平起平坐的氣勢,讓台語歌曲無分鄉鎮都會,正式發燒起來。

邁入九○年代以前,江蕙已成名台語歌市場,從一九八三年的《 你著忍耐》、八四年的《 惜別的海岸》,到八五年的《 不想伊》等歌曲早是台灣夜市餐廳、卡OK 公共場所中播放率最高的歌曲。 這可看出,台語歌在後來的竄起,是有所等待與準備的,早有許多幕後工作人員在經營這片土地。而江蕙推出《 酒後的心聲》成了天后級的歌手,甚至鼓勵了諸多台語專輯製作人拉大台語歌消費觀眾群、同時帶動曲風多樣化(跳開東洋曲風、融入國語歌曲、西洋歌曲的風格……),讓台語歌風光了好幾年。江蕙打頭陣,扮演攻山頭的角色十分稱職。

但有趣的是,經過十年的光景,江蕙作為台語流行歌曲的旗手,人氣尚未衰退、賣相依然看佳,唯台語歌市場可就有點疲軟,雖然像黃乙玲等唱將依然活躍,新血似乎一直沒能銜接上,沒有新生代的超級巨星,是台語歌不夠活絡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去年(九九年)初發行的《 半醉半清醒》專輯,被稱為是台語流行歌曲的最後一張王牌。結果,專輯是大賣了,但光環依然還在江蕙身上,江蕙繼續紅,卻再也無九○年代初對歌壇的影響力。

二千年新春發行的《 我愛過》依然是好聽的專輯;比起以往被冠予「唱出台灣女性心聲」的代言人形象,以及歌曲被拿來作「社會觀察」的時代意義之間的關係已趨淡化,回歸到演繹作曲作詞者自溺的心境。除了像吳念真、鄭進一、澎恰恰等熟稔台語運用的名人跨刀填詞之外,像阿輪(《 斷腸詩》詞曲作者)、羅文聰(寫《 金針花》、《 失婚的女人》)陳述情境的台語能力亦不俗。因此整張專輯雖無新意,依然是紓解遊子、棄婦等邊緣角色被壓抑的悲戚之情的老調,但詩詞的運用世故婉約, 江蕙詮釋起來絲絲入扣,扣除一些應對 KTV 市場的芭樂副歌,越聽進專輯裡頭,越能發現主唱與製作群對幾首非主打歌曲的經營精緻有加。

此次還刻意打了個強心針,由李宗盛製作 EP 單曲《 晚婚》,是江蕙少有的國語歌嘗試。至於這強心針來得恰不恰當,可就見仁見智了。細細聽來,天后唱功依舊, 但套句《 王牌大賤諜》 Ostin Power 的話:「『魔酒』全消失了!」||她唱台語歌曲的那股魔幻魅力蕩然無存!換句話說仙妮亞.唐恩如果只唱流行而棄掉「鄉村」,也不過就是個音色很美的可人兒罷了,她的鄉村調調與江蕙的地方腔,絕對是「魔酒」的來源啊!

延伸閱讀

AMD向中國低頭?委託台積電代工晶片刪掉「台灣製程」標示,有政治力介入?公司回應了

2024-01-22

央視警告郭董「離婚要付代價!」為何靠中國的公司都很慘?庫克博感情也沒用…謝金河:算總帳的時刻來臨

2024-01-22

港股寒氣逼人,上證跌破2800、股民喊話胡錫進跳樓…謝金河:預告中國經濟窘態

2024-01-23

繼諾魯後又有邦交國斷交?傳吐瓦魯與北京建交,外交部回應...吳釗燮揭中國一貫手法:藉財務危機利誘

2024-01-21

有圖/脫掉黑皮衣!黃仁勳來台前…參加中國區年會「穿大花背心、拿紅手絹」熱舞,還發紅包給員工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