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變胖,不一定是脂肪的錯呀!

變胖,不一定是脂肪的錯呀!

2014-06-13 11:00

台灣是個飲食文化豐富的國家,除了小吃、夜市文化風靡世界,更有多樣化的風味餐點在街頭琳瑯滿目,和應景的文化特色,像是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烤肉吃月餅…等等。如果您是位剛出社會,肯努力拚的人,我會建議,走,去做吃的! 但粽子節剛過,如何在美食後甩油,則是更多人想破頭的話題! 加以瞭解以下認識,讓自己在這個夏天,甩油成功!

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 鄭佾琪營養師

1.重要的營養素有哪些 ?

含有熱量的來源為醣類、蛋白質、及脂肪,每一公克分別是4、4、及9大卡。油脂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 A、D、E、K吸收。醣類像是麵包、米飯,是細胞能量來源,可以調節蛋白質的利用,蛋白質來源如:奶、豆魚肉蛋類,能修復身體組織。不含熱量的則是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鈣及維生素B群,在能量代謝中很重要,減重時需適當補充。

2.怎麼儲存熱量?

危機來了,「當每日吃的熱量,遠大過自己的需求量,就全部變成脂肪」。像是:牛奶一下喝個1000 ml、麵包3-4個、又配鹹酥雞,當單次的熱量攝取量太多,則全部轉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中,不是肌肉或別的。所以變胖,不一定脂肪的錯呀!

3.什麼才是有效的減重?

現在市面上有儀器進步囉! 可以測量體組成,包括:水分、脂肪和肌肉,幫助了解減重狀況。因為身體的大腦、肝臟、腎臟、脂肪和肌肉等,每天都需要一定的熱量,以維持正常運作,其中可變動並幫助消耗能量的是肌肉,所以減重時,「要維持肌肉量,以維持基礎代謝率,來有效的減少脂肪」。

4.如何維持肌肉量?

大量的研究調查,「每日規律三餐,同時每餐都要三部分:適量澱粉、足夠蛋白質、及大量蔬菜」,可以維持肌肉量,幫助維持代謝率,避免減重後的復胖!
小提醒: 吃很多的肉類就可以長肌肉是錯的,需要在均衡飲食下,「同時運動」才有機會增加肌肉量,吃過多蛋白質來源,一樣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

5.如何減少攝取的油?

當然要靠「恆心及毅力」,努力的減少吃的量,或是吃的前後天,減少其他熱量攝取。屬於紅燈的高油食品,每月只吃1次且適量,吃的前後那幾天,做運動來消耗熱量吧。

6.如何維持體重?

測量體重,是件殘酷卻又對味的事,看到體重下降或維持會開心,體重增加就擔心,但擔心就對了! 建議「每週測量體重一次,記錄下來化成曲線,連幾次的體重往上升時,就是提醒自己要注意吃的量了」!
 

 體重控制,請諮詢專業的營養師及醫護人員,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北醫體重管理中心團隊關心您。

 

延伸閱讀

早餐店加蛋還要20元?蛋價再跌3元「破盤價」創2年新低…雞蛋越積越多,公會喊話:餐飲要有感降價

2024-06-11

做在地永續漢堡!台灣小麥、水耕菜、人道雞蛋…嘉義起家打造速食品牌,「穿短褲享優惠」開展綠色行動

2024-05-23

抽中一張現賺1.3萬「只限3天」!大武山5/31申購開跑,全台首例「只賣雞蛋」賣到掛牌上市

2024-05-30

抓到!2款雞蛋被驗出禁藥殘留 連全聯也中標「這款切塊雞肉」檢出違規用藥,吃過量有什麼副作用?

2024-06-03

蛋價「降3元」創2年新低!市場機制發威,蛋商稱「雞蛋多到賣不完…」6月端午節前會再降?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