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斷食排毒 讓身體機能變年輕 P.108

斷食排毒  讓身體機能變年輕 P.108

斷食似乎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健康運動,「三天兩夜斷食營」每期報名人數都多達百來人。所謂「一日斷食法」,每個月只要選定一個假日,就可以達成定期清除體內毒素的任務。

「斷食」,一個源自遙遠印度國度的宗教修行,經過不斷地演進與修正,今日演變成忙碌現代人落實「體內環保」的健康風潮。

斷食似乎已經成了現代人的「流行」健康運動,坊間所舉辦的「三天兩夜斷食營」,每一期的報名人數都多達百來人,這些學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人自新加坡遠道而來,不管你是企業大老闆,或是升斗小民,在這裡大家同樣喝著特製的果菜汁、在曠野中比畫氣功、優閒享受森林中的芬多精,拋卻來自現實生活的壓力煩惱,大家來此只有一個目的——快速排毒、淨化身心。

排毒,排什麼「毒」呢?「毒」的定義可以很廣泛,也可以很狹隘。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藥毒、病毒、細菌性中毒等之外,提倡自然療法的人士所解釋的毒,可說是「無所不在」,包括環境、食物、日常用品等,都隱藏著毒素危機,甚至連心靈毒素也涵蓋在裡面,也就是說,不論你吃進的、吸進的、觸摸的,甚至眼睛看的、心裡想的,還有生活壓力等,都是所謂的「毒素」。

可提升自癒力──孕婦等人不宜嘗試

經常舉辦斷食營、致力推廣生機飲食及斷食法的中國醫藥研究所養生植物應用班教師歐陽英指出,這些毒素表現於身體上的並不明顯,常常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期累積,一旦碰上生活形態上的不良誘因,例如暴飲暴食、吃太多油脂、睡眠不佳等情形,很多疾病及症狀就紛紛出籠了。

排毒的方法非常多,斷食排毒法只是其中的一種。不過,講「排毒」太沉重,歐陽英說,簡單說明斷食排毒法的主要功效,就是將體內的老、病、廢細胞排出體外,讓疲憊的內臟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藉由斷食的特殊機制,能促進甲狀腺、腦下垂體及內分泌腺分泌更多的荷爾蒙,藉此活化內臟機能、提升自癒力、使膚色更紅潤,看起來更年輕。

傳統的斷食法可能長達多日,一般人很難達成任務,且由於可能因血糖急速下降,被西醫學界認為有危健康,且因身體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營養學界也不認同。

配合特定飲食──對食物斷念更重要

經過不斷修正,並迎合忙碌現代人的步調,現在有了所謂「一日斷食法」,每個月你只要選定一個假日,仍可以達成定期清除體內毒素的任務。不過,要提醒的是,有些族群是連一日斷食都不可嘗試的,像是肝腎功能不佳、糖尿病患者、孕婦、幼童等。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表示,時下流行的一日斷食法,只是聊勝於無,因為身體會有代償作用,而且新陳代謝也沒有想像中的單純。很多人斷食的目的只是想要減肥,然而身體卻未必會進行真正的絕食。

因為,在長期斷食的情況之下,人體中除了原本儲存的脂肪會被動員消耗之外,就連擔負維持生理功能、免疫能力等重責大任的蛋白質,也會被陸續消耗掉,因此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斷食最重要的觀念在『斷念』,必須節制並控制腦袋對不好食物的欲望。」趙強強調,「要切記斷食不是完全不吃不喝,而是減少熱量的攝取。在進行斷食的時候,必須配合體能的活動,達到身體上的調整才行。」

有些營養學家不太建議上班族進行斷食,原因是上班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如果心裡又時時想著要斷食,更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樣反而對身體不是很好。

另外,有糖尿病、血管疾病、腎臟病及痛風的人,都不宜進行斷食。

「斷食」可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中斷飲食」或「絕食」,歐陽英強調,斷食期間要進食特定飲食,而且必須遵行「減食」、「斷食」、「復食」這樣的步驟,如果貿然一步就進入「斷食」階段,不減食也不復食,長期可是會對身體腸胃造成傷害的。

一日斷食法


怎麼施行「一日斷食法」呢?你可以選定一個周末,從周五開始進行「減食」,周六「斷食」,周日「復食」(最重要的階段,一定要做到)。歐陽英建議的方法如下。

【減食階段】(周五):盡量整天喝魚腥草茶,以利尿通便。並且配合運動以加速自體溶解。早餐只吃一半量,午餐只吃葉菜類及水果,晚餐吃燕麥粥。這一天的食量皆半飽。

【斷食階段】(周六):早餐喝不甜果汁(如葡萄柚汁、檸檬汁)或菜汁(如高麗菜汁、胡蘿蔔汁)200CC,小口含著喝,讓口水分泌出來,因口水可分泌酵素,幫助消化。午餐只喝礦泉水(不可喝逆滲透水),並配合運動(如散步、快步走、柔軟操等)。整天將魚腥草茶當作惟一的解渴飲料。

【復食階段】(周日):程序與減食階段相反,早餐吃燕麥粥,午餐吃葉菜類及水果,晚餐回復正常餐,但只吃半飽。同樣地,整天喝魚腥草茶及配合運動。

如此看來,對一般人來說,要做到一日斷食應該沒想像中困難吧!斷食的目的很簡單——讓平日運作忙碌的身體稍稍休息,重新出發。

延伸閱讀

王必勝擬加入中華開發資本!延攬沈榮津後、再邀前閣員任高層,開發金:廣納領域專家以深化專業

2024-05-23

哪個大學畢業薪水較高?台大不再是唯一...百校品牌評比前10名,「它」竟是唯一私校

2024-02-29

這波感冒很嚴重!一票人「咳嗽咳到爆」 醫指「久咳不癒」未必是感冒:潛藏背後5種健康問題

2024-02-26

台股ETF最新含息報酬率!「00919不是第一」前10檔都逾7% 2種ETF 3月有望狂噴利多

2024-03-01

小S公公突猝逝享壽84歲 身家累積數十億!從醫生成為「台灣巴菲特」:光買鴻海賺到2戶帝寶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