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梨狀肌症候群症狀易忽略 比例上女高於男

梨狀肌症候群症狀易忽略  比例上女高於男

2013-07-30 11:27

「坐骨神經痛」是疼痛延著坐骨神經的走向,由下背或臀部痛到大腿、膝、小腿、腳背或足底,伴隨麻木、刺痛、痠、肌肉緊張或肌肉無力,最常見的是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腰薦神經根而導致症狀。有些人神經被壓迫的位置不在腰椎,而是在臀部梨狀肌的位置,直接壓迫到坐骨神經,也會造成類似症狀。

梨狀肌是臀部後側的深層肌肉,屬大腿骨的外轉肌肉。坐骨神經大多從梨狀肌的下緣穿出,因此當這條肌肉出現問題,比如過度肥厚、肌肉痙攣、血腫、纖維化、發炎等,都有可能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導致症狀。有人估計此症狀約佔坐骨神經痛的6%左右,女性多於男性,約6比1,由於與椎間盤突出相似,容易被忽略或診斷錯誤。

造成梨狀肌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可能因跌坐在地,或撞擊造成梨狀肌及附近組織腫脹而壓迫到坐骨神經,也可能因為過度使用此肌肉引發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不良,如單腳站立、三七步、二郎腿、長期髖骨外轉、長短腳等,也會造成症狀;另有少數人因腫瘤、感染、血腫、血管異常而引起。

與腰椎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症狀相比,梨狀肌症候群以臀部疼痛為主,疼痛較少傳到膝蓋以下,患者會常抱怨坐椅子、躺床時症狀加劇,在梨狀肌的位置會找到明顯的壓痛點,或因痙攣變得較硬的肌肉組織。診斷以臨床症狀及理學檢查為主,若懷疑因腫瘤、感染、膿瘍而起,保守治療六到八週無效時,可以考慮安排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

一般來說保守治療效果不錯,約有八成左右的人疼痛在治療後可以減輕50%以上。保守治療包括肌肉鬆弛劑、消炎止痛藥、熱療、超音波、臀部伸展運動、按摩、電療、局部注射類固醇及改正不良姿勢。注射類固醇到到梨狀肌可快速減輕疼痛,但若只有注射,沒做其他治療,疼痛易復發。有人研究用肉毒桿菌素局部注射梨狀肌,效果較類固醇注射佳。若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均無效,最好考慮開刀治療。


復健部主治醫師-許文彥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中華民國復健專科醫師

台灣復健醫學會會員

專長:

心臟復健、腦中風復健、腦外傷復健、脊髓損傷復健、椎間盤突出、背痛、周邊神經損傷、神經傳導暨肌電圖檢查、骨骼肌肉超音波、心肺運動測試。

 

延伸閱讀

中鋼公司致力推動「低碳轉型」工作 朝2050碳中和目標邁進

2023-11-02

7旬父加入LINE股票群組、3千萬房產存款被騙光!如何防止長輩被詐騙?律師給子女10忠告「快去銀行做1事」

2024-05-10

我被詐騙了,錢能拿回來?「打詐專法」上場2個有感改變:更快凍結人頭帳戶、更快拿回被騙錢財

2024-05-09

「點開臉書都是我的詐騙廣告!」指政府不能推責,謝金河看「打詐四法」通過:重點在執行力

2024-05-10

76歲父LINE群遇詐騙,設局1年噓寒問暖…98坪3千萬房被過戶「快活不下去」!如何保住不動產?達人教這招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