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在顯微鏡下手術,重建聽力

在顯微鏡下手術,重建聽力

2014-03-11 11:07

你知道耳膜可以修補嗎?常見的「傳導性聽力障礙」中,耳膜有破洞常是聲音無法順利傳遞的原因,造成人體的聽覺障礙。事實上,耳膜修補手術從20世紀中發展至今,已相當成熟,幾乎都可順利在顯微鏡下重建、協助患者恢復聽力。

在顯微鏡下手術,重建聽力 文/臺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院長 李飛鵬 你知道耳膜可以修補嗎?常見的「傳導性聽力障礙」中,耳膜有破洞常是聲音無法順利傳遞的原因,造成人體的聽覺障礙。事實上,耳膜修補手術從20世紀中發展至今,已相當成熟,幾乎都可順利在顯微鏡下重建、協助患者恢復聽力。 臨床上將聽力障礙分為「感音神經性」及「傳導性」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因為外耳道、耳膜及中耳腔疾病所引起的聽力障礙是傳導性的。 聽力的傳導機轉是聲波經外耳道、耳膜、中耳腔三塊聽小骨傳入內耳、聽神經、腦幹再至大腦,是以外耳道堵塞包括外耳道閉鎖、腫瘤或膽脂瘤、耳垢嵌塞等皆可能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透過顯微鏡下手術,可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重造或恢復外耳道的通暢而達到重建聽力之效果。 最常見引起傳導性聽力障礙的疾病來自耳膜及中耳疾病。人的耳膜是一個大約指甲大的紙膜狀構造,外傷諸如打耳光、耳刮子碰穿、或各種急慢性中耳炎,都會導致耳膜組織壞死、出現無法自然痊癒之破孔,妨害音波傳導機制,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 耳膜的修補手術自1950年代發明後,迄今60餘年;已是發展相當成熟的技術。修補耳膜一般需沿著耳膜破孔邊緣,作一薄環狀切除,將已形成之黏膜表皮連結破壞,再取下部分人體中胚層發育而成組織,包括最常用的顳肌膜、耳垂脂肪,耳殼軟骨等;接著在顯微鏡下作業,將取出的組織墊在破孔下、或置入分開耳膜夾層中,促成耳膜再生。手術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行,一般過程約1至2小時。成熟耳科醫師手術的成功率大約90%,術後病人需定期於門診追蹤,原則上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需再做聽力檢查追蹤。 較嚴重的中耳炎(如膽脂瘤性中耳炎)除耳膜破孔外,還會造成聽小骨蝕損,需同時以自體耳殼軟骨或人工聽小骨重建聽小骨鏈之連接,同樣須在顯微鏡下進行。 我們的三塊聽小骨是人體最小之骨頭,鎚骨、砧骨約一公分長,鐙骨只有0.5公分左右,非常精細。還有一些病人之聽力障礙來自先天性聽小骨缺損或耳硬化症,導致聽小骨鏈固定或缺損,影響聽力。這類病人在手術顯微鏡下,可用各種自體耳軟骨或人工聽小骨來重建其聽力,效果不錯。 傳導性聽力障礙在當今耳科學的顯微鏡手術下,大都可以重建成功,讓病人恢復聽力。若覺得自己有聽力障礙,宜至醫院耳鼻喉科尋求診治,成功改善的機率相當高。 李飛鵬院長簡介 主治項目: 耳科學 頭頸部腫瘤手術 一般耳鼻喉科疾病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現任: 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 理事長 臺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 院長 曾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院長 署立雙和醫院 醫務副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耳鼻喉學科 教授/主任

延伸閱讀

國安基金買15檔有3檔賠錢,靠台積電大賺83億!第8次護盤成績單揭曉,金融、科技股買了哪些?

2024-01-26

台積電日本二廠報喜?落腳地點曝光、最快這天公布...獲逾1500億補助,開發7至16奈米製程

2024-01-29

想讀醫學院、當主治醫師年收入800萬?前輩們曬殘酷薪資單,他年終才3萬6...實際月薪大公開

2024-05-17

彭博:台電財務危機恐威脅台積電、晶片業發展!經濟部喊話「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2024-01-29

台積電股價衝648元,為何聯電漲不動?達人解析:2024年潛在殖利率5.5%,現在上車抄底有機會回60元?

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