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與失智症密切相關的譫妄症

與失智症密切相關的譫妄症

2015-08-26 10:07

目前老年精神醫學研究已發現譫妄症與失智症兩者密切相關,特別是 65 歲以上老人、有多個或嚴重身體疾病、視聽覺障礙 ( 如:白內障、重聽 )、與接受多種治療藥物者風險會提高。


【文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陳抱寰】某天門診,一位婆婆乘坐輪椅由家人陪同到我診間,就診原因為晚上不睡覺、謾罵家人偷拿自己東西,家人表示婆婆記性不好大概有一兩年了,但婆婆從未看過精神科,進一步詢問病史時,家人突然驚覺回想起前年婆婆因跌倒髖骨骨折曾到醫院住院,住院時情緒也很不穩定,而且晚上會大吼大叫、不認得家人、時間地點混淆,但因為出院後精神症狀漸改善,因此未再特別注意追蹤,雖然這一兩年記性沒以前好、常找不到東西,但直到近幾週婆婆一直懷疑東西被家人偷拿會發脾氣、不睡覺,家人才想到要帶婆婆來看醫師。

這位婆婆家人所描述的正是在高齡長者健康照護中很典型急性譫妄 (delirium) 後出現失智(dementia) 的臨床表現,婆婆兩年前在骨科住院期間出現的急性精神混亂、定向感混淆是譫妄症核心表現,出院後身體健康改善混亂行為也減少,但記憶力與認知功能卻未能恢復且持續退步,這部份是失智症的臨床特徵,且因失智症的腦部退化過程造成婆婆於骨科住院兩年後又出現被害妄想症狀。

目前老年精神醫學研究已發現譫妄症與失智症兩者密切相關,特別是 65 歲以上老人、有多個或嚴重身體疾病、視聽覺障礙 ( 如:白內障、重聽 )、與接受多種治療藥物者風險會提高,且譫妄症與失智症兩者皆會造成高齡長者日後身體疾病住院率、死亡率、生活失能、以及醫療支出與家人照顧負擔增加,但因為譫妄症與失智症在發生時間序上常互為因果,因此對於曾出現譫妄症之長者,最好的臨床處置為持續追蹤,待急性譫妄表現改善後進行詳細的失智症檢查,如果發現有失智症則需儘早給予治療以減少認知功能與自我照顧功能障礙,進而改善長者身體健康及減輕家人照顧負擔。
 
目前精神醫學在失智症藥物治療上,雖尚無法完全根治失智症,但已發展出多種臨床研究實證可以延緩腦功能持續退化之藥物,可於專科門診經由醫師診察符合使用條件者向健保署專案申請。

這位到門診的婆婆後來在家人與醫療團隊鼓勵下,從一開始不願意到最後可以順利完成了一系列
失智症相關檢查,並且接受了適當的失智症治療,而讓家人最困擾的晚上不睡覺以及謾罵家人偷東西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延伸閱讀

【2024 ETF推薦】006208 VS 0050哪個好?新手必知熱門ETF,買對投資才穩當!

2024-03-01

0050上市20年…台灣ETF受益人逾635萬成「全民最大黨」,謝金河:如果是候選人就確定當選

2023-06-21

日當沖200億,賺不贏他0050抱20年賺550%!過度買賣現虧3.8%:不如躺在ETF路上耍廢

2023-06-26

0050+00878,這樣存股賺最多?每兩個月領一次配息又能賺價差的「ETF策略投資」

2023-06-18

台股漲那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以台灣50(0050)為例:停利的時間點,不是帳上獲利多寡的問題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