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男子走路腳痛 不以為意險截肢

2015-11-30 11:26

一位60歲男子,走路的時候會腳痛,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甚至四肢冰冷、發紫,足部潰瘍的傷口經久不癒,醫師診斷後為下肢動脈阻塞,及時給予治療後才避免傷口惡化,截肢的命運。

不只心臟!四肢也會血管阻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 楊為舜 醫師表示,身體各處的血管都可能會有阻塞的風險,不侷限於心臟或大腦。如果血管阻塞發生在肢體(通常下肢的風險又高於上肢)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所以周邊動脈阻塞常在冷天急速惡化。 楊為舜 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然而年長者常以為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中風導致,因而對「間歇性跛行」不以為意,忽略了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
 
忽略治療 嚴重導致休克
此時,肢體的肌肉組織就開始缺血而壞死,受影響的區域會先發白、冰冷和疼痛,可能同時合併有麻木及感覺異常。若無即時介入打通血管,組織會開始轉為深紫色甚至合併水泡或血泡,最後完全壞死變為黑色,壞死的肢體如腳趾甚至會自動脫落。壞死的組織常引發發炎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感染、敗血性休克。
 
控制三高 也要戒菸
楊為舜醫師呼籲,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症遠比疾病發作後再緊急處理來得重要,除了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之外,戒菸也重要,因為癮君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機會是不抽菸者的三至十七倍。針對已是高風險的族群如洗腎患者,除冬天應注意末梢的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平時也應注意飲食控制血鈣和血磷,以免鈣磷沉澱在血管內造成血管鈣化和狹窄,加重動脈阻塞的程度。

延伸閱讀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

你若不狠,子女就啃!80多歲鄰居阿嬤與50歲兒子一家給我的啟示:「老媽子」只會養出老小孩

2024-03-18

年過50歲才懂得「重男輕女」4個字!她感嘆:爸媽把2棟房送給兒子,幸運的是他們把自己送給了我

2024-03-13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

2024-06-13

鈊象、精華光學...一份薪水養一家四口,大學教師50歲滾出兩千萬存股,年領70萬股息,16年投資秘訣分享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