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難察的牙周病 預防與治療都靠刷牙

難察的牙周病 預防與治療都靠刷牙

楊雅馨

健康

1176期

2019-07-03 11:17

據調查,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達九成,清潔是唯一的預防之道。
若沒有飯後刷牙、搭配牙線清潔的習慣,小心,牙周病早已找上你。

台大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陳漪紋指出,牙周病是細菌引起的發炎反應,牙菌斑內的細菌造成牙齦發炎,當牙齦受到破壞後,會與牙齒分離,在牙齒與牙齦間形成囊袋,當囊袋愈來愈深,終致牙根裸露,齒槽骨侵蝕,牙齒就會因不穩固而搖動、掉落。

 

囊袋
健康的牙銀溝,深度大約1~3毫米,大於3毫米表示已形成「囊袋」,囊袋愈深代表牙周破壞愈嚴重。

 

除了美觀,牙周病還會影響全身健康。「滿口爛牙的面積,加起來就如同手掌般的大小,這些潰瘍如果長在臉上,你會不會緊張?」陳漪紋舉例,每一顆牙都有個小傷口,二十八顆牙就等於大傷口。這些細菌到處流竄侵入全身循環,許多研究資料也都指出,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動脈硬化、中風、糖尿病的嚴重度,並與肥胖、肺炎、早產,癌症、失智等有關。

 

尤其是糖尿病和牙周病,已被證實為雙向關係,會互相影響。世界糖尿病組織將「牙周病」列為糖尿病的第六項併發症。好好治療、控制牙周病,就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特別是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文獻回顧報導,糖尿病患者接受牙周病治療,可使糖化血色素(HbA1c)降低○.四%,讓血糖控制情形更佳。

 

至於,牙周病是否會因接吻而傳染?陳漪紋表示細菌雖然會經由唾液傳播,但細菌能否存活,還是得回歸宿主本身的條件而論。

 

牙菌斑是一層黏黏的薄膜沾附於牙齦及牙齒之上

 

▲牙菌斑是一層黏黏的薄膜,沾附於牙齦及牙齒之上,想要有完美的牙齒,就要避免牙菌斑堆積。(圖片/達志)

 

口臭、牙齦流血是警訊

 

為什麼會有牙周病?悅世牙醫診所主治醫師呂孟頻表示,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刷不乾淨」,使得細菌在牙齒與牙齦之間,以及牙縫不停堆積,停留在口腔的細菌,產生口臭的現象。

 

牙周病是一連串的發炎反應,速度可快可慢,當破壞比較慢的時候,一年破壞約○.一毫米至○.二毫米,病人幾乎不太會有感覺,常見症狀有牙肉紅腫、牙縫變大,牙齒會浮浮的,牙齦流血,甚至還會流膿、牙齒搖動。

延伸閱讀

父親零存款還增貸來當生活費...她20多歲卻成家中經濟支柱:父母毫無退休規劃,我該怎麼做才好?

2023-09-27

蘋果WWDC懶人包》強攻AI!Siri整合ChatGPT、這3國搶先發售Vision Pro...8大亮點一次看

2024-06-11

蘋果WWDC起跑,鴻海、友達、群創...12檔蘋概股有望接棒AI熱潮?三大法人提前布局

2024-06-11

台積電德國廠2027拚量產,缺人怎解?德國在地專家:給2倍薪就能搞定「相信ESMC能辦到」

2024-06-12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