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家人有腎臟病 會不會遺傳給自己?

家人有腎臟病 會不會遺傳給自己?

邱宜君

健康

達志影像

完全控制腎臟病

2019-09-09 15:16

家族裡有多位成員都有慢性腎臟病,是遺傳的嗎?這倒不一定。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偉表示,以目前國內流行病數據來看,慢性腎臟病病患當中,大概只有不到10%是遺傳性腎臟病,導致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因素,首因是糖尿病,其次是高血壓。

 

方昱偉指出,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的洗腎人口中,約4∼5成有糖尿病,這是因為長期的高血糖會引起腎絲球的入球動脈擴張,導致腎絲球壓力上升、滲透壓改變,原本應該要再吸收的蛋白質就跑進尿液中,因此腎病初期出現蛋白尿,就是糖尿病相關腎病變的典型症狀。

 

當糖尿病時間久了,除了上述腎絲球結構變化,也會有腎間質的慢性發炎,導致腎臟纖維化、腎功能損傷等不可逆的變化。

腎臟是血流量很豐沛的器官,全身血液有1/5會流經腎臟,因此腎臟對於血壓的變化很敏感。方昱偉表示,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的病因和惡化因子,當血壓過高,會造成腎絲球的壓力,雖然身體短時間內可以用一些對應措施去保護腎臟,例如藉由腎小管跟腎血管的擴張來降低血流壓力,但若是高血壓持續,保護機轉將逐漸失靈,腎功能就開始出現異常。

 

方昱偉強調,要延緩慢性腎臟病的病程走到洗腎,一定要好好控制血壓。針對有高血壓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控制目標會比沒有腎臟病的高血壓患者更加嚴格,基本上都希望收縮壓要盡量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

 

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是「多囊性腎臟病」,俗稱泡泡腎,由於不正常增生能囊腫占據了正常腎臟組織,導致腎功能衰退。

 

方昱偉表示,泡泡腎是顯性遺傳疾病,父母一方帶有基因,下一代不論性別,即有五成機率患病。

 

雖然腎臟超音波就可以發現囊腫,但因為早期症狀很少,所以通常都是父母先出現腎功能異常、確診之後,同樣罹患泡泡腎的子女才有機會被發現,患者通常在70歲以後都會需要洗腎。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完全控制腎臟病」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

2022-12-07

她離開印尼時2歲大的女兒,如今已經22歲...替90歲獨居父親的找看護之路:我希望她能選擇我爸爸

2023-02-12

同樣是上班族,為何我離百萬年薪那麼遠?資深打工人3點觀察:職場裡那些高薪人士都做對了什麼事

2023-11-08

「若不是為了給女兒念大學,我現在就可以回印尼了...」外籍看護來台近10年:我不要女兒和我一樣

2023-12-14

拚命工作卻只陷入沒餓死的窮忙地獄...一個北漂上班族的窩居金錢試驗:週休5日後,我過得還不錯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