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梨園戲 傳唱泉州古風 P.133

梨園戲 傳唱泉州古風 P.133

談到閩南語系的傳統戲曲,每個人大概理所當然只想到歌仔戲與布袋戲,其實東南沿海的南戲充滿豐富的藝術表演寶藏,最近就有人請來了歷史地位崇高的梨園戲,讓熱愛本土傳統的台灣觀眾品嘗一下民俗根源的滋味。

說到梨園戲,大概有不少人會想到唐明皇選梨園子弟,從此梨園成為傳統劇種代稱的歷史典故。不過這是兩回事,現在所謂的梨園戲,其實是以泉州為文化中心,所發展出的一種以閩南方言演唱的「古老」劇種,距今可推及六、七百年前,它可是宋元朝代傳下來南戲的一脈。而它至今沿襲著古風,據說幾乎都沒有怎麼改變,有人稱之為活標本,我們可以從表演中看到民俗文化最質樸的歷史傳承。

它的形式與樂風當然跟京戲很相似,因為他們有相似的源頭,只是歷經唐宋黃金年代後,音樂與歌舞在繁華泉州形成獨特的成熟發展。這當然是大陸種族、語言地大物博情形下必然的結果。假設我們是處在古代的觀眾與聽眾,自然是欣賞以熟悉語言、相關地理背景所演出的表演為主;泉州自宋朝後成為閩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樞,除了官紳商賈蓄優演戲成為當時生活風潮,當地的知識分子菁英們也貢獻不少心力,除了學習北方的戲曲特質,更以泉州語言發展出成熟的聲腔,為大陸南方的多元化表演奠立發展的基礎(就像我們現在部分人聽西洋音樂,部分人才卻將它轉化國、台語流行音樂元素給大多數人欣賞一樣)。

以南管伴奏的梨園戲可分大、小梨園兩類。外地傳入的「上路」風格較莊嚴古樸,保留許多宋元劇目,強調泉腔南音的風流「下南」多屬明代傳奇,二者屬於大梨園的兩大支派;至於俗稱「戲仔」或「七子班」的小梨園以前像是兒童演出的劇團,劇碼多屬男女青年爭取愛情自由的鬥爭,像全本大戲《陳三五娘》,描寫才子陳三迷戀富家女五娘,情願負債為奴的故事,台灣讀者對此民間故事應該耳熟能詳。其實就不是那麼了解的人來看,簡單地解釋,梨園戲近乎就是泉州腔發音的京戲(曲)加歌仔戲(腔),語言聽似隔閡陌生,不過歌仔戲迷不難從中聽到兩者形似的蛛絲馬跡。

其實,梨園戲最大特色是在它的舞台與動作,原來梨園戲的形成,幾乎都是為了配合南方的室內、庭園小舞台演出(想想傳統的野台戲棚),它的規模約莫八尺到一丈見方,這麼小的空間,演員自然得採用幅度極小的象徵虛擬動作,尤其是雙手規矩的呈現特別明顯;台灣觀眾如果前往欣賞梨園戲,倒是不妨仔細觀察、比較一下。

延伸閱讀

從著迷電玩的孩子到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小時父親說「要是200萬能毀掉遊戲,我會毫不猶豫地花下去」

2024-01-08

友人孩子出遊哭鬧「沒有五星級飯店,我不想住」...阿里巴巴財務講師談教養:我這樣教孩子金錢觀

2024-02-12

你是在養寵物,還是在養孩子?在第一線18年教師真心教養3提醒:父母不是上帝不能替孩子代勞一切

2024-01-25

7歲亂買糖,30歲就是月光族!財商顧問示範理財第一課:用「2個撲滿」教孩子正確用錢

2020-06-30

每個拖延症孩子背後,總有個替他們打理所有事的家長!想讓孩子學自律,首先得學做個「懶父母」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