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追憶七○年代《成名在望》P.132

追憶七○年代《成名在望》P.132

《成名在望》是導演卡麥隆克羅的半自傳性作品,時空設定在七○年代初,一個解放又混亂的時代,也是片中人所謂的「搖滾黃金末期」。一個文筆早熟的十五歲少年,因為幾篇發表在刊物上的樂評得到賞識,而得以代表《滾石雜誌》貼身採訪當時一個新崛起的搖滾樂團,在跟著他們一塊巡迴的過程中,透過一樣跟著樂團到處跑的女歌迷,以及和女歌迷打得火熱的樂團靈魂吉他手的相處與互動,這部電影不僅刻畫了搖滾樂手對音樂、成名、性愛的追求矛盾,也述及年輕一代的迷失與掙扎,更像是一部導演自己的青春懺情錄。

我相信喜歡搖滾樂,曾經把自己的叛逆、夢想,寄託在唱盤上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感覺,會比訓練有素的影迷還要強烈得多,類似「點支煙,放張唱片,你會看到未來」的台詞,大概能讓所有瘋魔過的樂迷,心有戚戚焉。

由於有相當自我投射的成分在,導演對小男主角面對任務的興奮與緊張,發現樂團現實與理想差距的震撼,以及那股成長的甜美與苦澀,都有相當貼己的描寫,其形式很樸素,也不誇示,但確實有好萊塢電影較少見的感情深度。

而且很顯然的,由凱特哈德森飾演的女歌迷,作為小男主角一直暗戀與愛慕的對象上,幾乎得到導演完全的認同。卡麥隆克羅以不斷的特寫、柔焦和精緻的打光,把這個為愛走天涯,看似狂放大膽、實則也有脆弱一面的神祕女孩,拍得宛如女神一樣。

也成功地把出身演藝世家、過去一直頂著「歌蒂韓之女」壓力的凱特哈德森,推上了檯面。除了她本身的外型、氣質符合要求,與青春甜美的魅力恰如其分外,她的突出其實更多虧導演的「厚愛」。

反倒是視搖滾樂為洪水猛獸,又不忍心阻撓兒子夢想的大學教授母親,在奧斯卡影后法蘭西絲麥朵曼的詮釋下,儘管出場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得對著電話筒和兒子講話,大演獨腳戲,但她的功力卻讓這個看似保守的角色,有了相當的寬容度與人性,更幫助導演豐厚了整個故事。

沒走過七○年代,或是對西洋搖滾音樂漠不關心的人,恐怕會對這部電影反應冷淡。畢竟它所孜孜矻矻的,是對這個年代的無限追撫,有導演的青春、音樂的花火,倘若沒有辦法得其門而入,又無視於創作者擺脫簡單故事與制式戲劇高潮的誠意的話,也只能敗興而歸了。

反之,它也可能成為你的鄉愁你的歌,而讓重返搖滾時代的心靈,澎湃不已了。

延伸閱讀

想發財,別當公務員!一個辭職軍公教的告白:無論你讀什麼科系,進公家單位毀專業

2023-08-15

拜託不要傳!假日最NG的LINE訊息:「在嗎?」「有件事跟你說一下」

2020-04-24

大學4年拼命打工賺錢,毀我一生!經濟系高材生告白:同學畢業年薪百萬、我還在補習班接課

2023-08-21

中國砸錢「文化統戰」就要讓你看不出來!波特王爆台灣10網紅將赴約拍旅遊片:大家看影片要有預警

2024-06-13

如果對現狀不滿,代表還沒到最後…他成績非頂尖仍爭取「畢業生致詞代表」 5分鐘超強演說:絕對會聽2遍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