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輓歌》細膩動人 P.120

《輓歌》細膩動人 P.120

文學改編成電影,讀者未必想一睹為快。就像最近剛下片的《長路將盡》改編自《輓歌》一書,這本書我在兩年前讀過,讀了之後很受震撼,我一直納悶,為什麼我並不急著去看改編後的電影。

這本書是牛津大學文學教授約翰貝禮(John Bayley〉 ,在妻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幾年間,陸續寫下有關往日喜樂與悲傷的的抒情散文。他的妻子是世界著名的哲學家與小說家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 ,但他並不是在寫名人傳記。相反的,讀者在這本書中,會讀到尋常夫妻與伴侶也有的關係。這關係可能由兩情相悅開始,也可能以一人陪伴另一人度過人生最後階段為終。但在看似尋常的關係中,卻都有不尋常的掙扎、困惑與孤獨。

這本書用「毀多於譽」來形容也不為過。貝禮寫他知名妻子瀟灑的青春歲月、不世出的才華,也寫她「航向黑暗」的最後旅程。正因為他貼近書寫艾瑞絲漸漸流失的光彩,引起長期視艾瑞絲為精神偶像的人的不滿,認為他不應該呈現晚年的艾瑞絲,和那些一點一點地失去生命
能力的細節。

任何的道德譴責都無損這本書的價值。我可以感覺到,寫這本書對作者而言,是一條療傷止痛的出路。做為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家人,貝禮並不比艾瑞絲好過,藉著寫,他才能承受下去,因為不可言喻、不能言說的痛苦更艱難。

這本書若用文學寫作的標準來讀,一定會被認為結構鬆散、類似的情節時而反覆出現、敘事時略顯支離瑣碎。這樣的書寫風格,作者坦承是受到與阿茲海默症患者朝夕相處的影響。「艾瑞絲喪失記憶等於是我喪失記憶。」「艾瑞絲今天講的某一句話,或一再重複的某一個字眼,往往會在我心中引發出一連串支離破碎的聯想和記憶。」或許他並不企圖修飾文稿,因為他並不想隱藏這樣的影響。這些支離破碎的聯想和記憶,竟使得此書散發著一種特殊的節奏,增加許多閱讀的張力。

目睹並陪伴一個偉大心智的凋零,貝禮的基調並不是憐憫。我讀《輓歌》倒不覺得內容像書名或電影名字所暗示的那樣悲傷,相反的,他用許多詼諧的筆調訴說他所知的艾瑞絲。讀者會驚訝他知道有關艾瑞絲這麼多的事,包括她與各種朋友的交往、過去的愛情。但我更驚訝地發現這對夫妻給彼此保留相當的獨立,難怪有一書評認為這本書也是對婚姻本質的反省。

這對夫妻對婚姻本質有非常特別但相近的看法,「夫妻之間想真正互相了解,必須保持心靈上的距離」;「分離是親近的一部分,那是對親密關係的一種確認。」所以,他們容許彼此偶爾「消失」一下,尋找自己親密的朋友,他們也都不驚訝彼此並非獨占對方所有的心靈角落。艾瑞絲的生病使得他們開始需要朝夕相處,貝禮坦承,這使得他們起初都非常不習慣。這本書的可貴正在於這無畏的坦承,不能接受這種坦白的人,大概是還沒有準備好面對人生與人性幽微深處的人。

我的確並不急著去看《長路將盡》。《輓歌》原著細膩動人之處是電影很難表達的,因為貝禮筆下所呈現的並非視覺就能引發的張力與共鳴。透過文字來想像艾瑞絲的青春與凋零時,所引發的豐富情緒,卻可能在看到具體而微的影像時,被化約成為同情與希歔。

我不想用這個角度讀這對夫妻結伴度過的最後航程,畢竟,貝禮並不是為了贏得同情才寫這本書的,他是為了贏得禮讚而寫,而這禮讚不是給他自己,而是給一位自始至終皆不平凡的生命||一位生命的伴侶。

(作者任教於台大社會系)


《輓歌》,John Bayley著,李永平譯天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經典賽》「我包裝好計畫,他就一口答應」,悍創張運智砸2.6億搶主辦權:辜仲諒絕對是我的大貴人

2023-03-20

晴空匯6千萬豪宅火災,管委會4月竟忘通知消防安檢!住戶爆:聽消防車聲音才知,排煙、警報器都失效

2024-05-27

辜仲諒擬砸600億買台北大巨蛋!找來周杰倫、軟銀、正大卜蜂組「國際首富團隊」,中信回應了

2024-03-13

晴空匯火災/吊車大王派5千萬元吊車無償救援、351人全撤!2勇消死因出爐,無法呼吸是它釀禍?

2024-05-27

管36萬公頃農地水路 公共資源私有化成話題 曾弊案連連 水利會改回舊制會更好?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