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以「就業快訊 」闖出名號的精英企管,看好兩岸之間的人才流通,早在二○○○年就將觸角延伸到對岸,設立精英企管中國分公司。不同於其他台資或港資色彩的人力仲介公司全力挺進高科技人才匯集的北京,精英企管卻「逆向操作 」選擇上海,對此,精英企管中國區總經理馬蘭表示,選在上海成立第一個據點,其實是個「歪打正著 」的決定,原本是為了心理安全的考量決定落腳上海,卻因此而趕上中國人力需求最旺盛的市場。
馬蘭認為,就像其他台商來大陸發展的目的一樣,精英企管的目標當然不僅僅只是大陸台商,而是希望接到包括大陸本土企業、在陸外商的生意,加上台北總公司已經承接將台灣人「獵 」到大陸工作的業務,所以精英企管就可以專心耕耘當地人力市場。
同樣地站在就業市場的第一線,馬蘭觀察到,沒有大陸經驗的台灣人,越來越難透過仲介的管道到大陸工作。因為不管是台商或外商,大家要找的都是有中國經驗的台灣人,甚至願意用「挖角 」方式爭取目前任職大陸的台幹。
而這樣的現象,是不是代表著台灣人在中國就業市場的競爭力不再?馬蘭表示,沒那麼悲觀,對於中國人力市場來說,特別是製造業這一塊,對於具有國際觀與管理經驗的高階經理人,需求仍然暢旺,而這剛好又是台灣人最擅長的部分。除了製造業之外,還有一個充滿潛力的市場正在形成,馬蘭表示,「大陸企業找台籍幹部,很可能是未來兩年獵人頭市場中,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
人才供給爆大量 競爭激烈
加入 WTO 之後,很多大陸企業特別是保險業、金融業、銀行業者, 已經發出「通緝令 」,希望獵到優秀的台灣人幫他們「打工 」,馬蘭表示,雖然這樣的案子還算是少數,但是前景看俏。大陸入世之後,金融相關產業將直接受到外國銀行、保險業的挑戰,因此借重台灣人的經驗,是提升大陸金融企業體質最快速且最有效的方法。馬蘭說,現在的確有接到大陸的保險公司、信用卡業者委託,尋找台灣人才「奧援 」抵抗「外侮 」,所以台灣的金融人才「外銷大陸 」的機會越來越高。
除了金融業,上海電視廣告業與記憶體製造業也出現了「台灣人幫阿陸仔打工 」的例子。不過馬蘭也強調,這樣的市場還在醞釀階段,主要原因是大陸企業主跟台灣人才間有觀念與文化上的落差。「領導者有沒有遠見、國際觀夠不夠,是台籍幹部決定要不要『投奔』大陸企業的最重要因素。 」馬蘭解釋,如果上述兩個條件都出現狀況,台籍幹部與大陸企業主甚至會在面試的時候,就發生難以溝通的現象,更不要說進入大陸企業之後,可能發生施展不開的窘境。因此馬蘭認為,時間與大陸企業主的成熟,是「幫阿陸仔打工 」的決定性因素。
除了人才需求的方向,已經從幫台灣人介紹工作到大陸,轉變成直接找大陸人才、為大陸企業找台灣人才,馬蘭也承認,台幹外派大陸的薪資結構與福利,在這兩年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台商調降台幹薪水已經不是新聞,甚至還有一家外商銀行直接宣布,在未來兩年內,所有外派台籍幹部的薪資福利將比照大陸水平。馬蘭認為該銀行的狀況應該算是特例,但是台幹福利與薪水「縮水 」卻是不爭的事實,馬蘭舉例,「三年前台幹的薪水是原本在台灣的一.八倍到兩倍,但是從今年初開始,很多企業已經不願意付到雙倍的價格,而是以一.二到一.三倍的代價,希望台幹來陸發展。 」馬蘭說,這還只是薪水的部分,其他包括住宿、車馬費補助、醫療、眷屬補貼、小朋友上學等福利,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
以住宿補貼為例,馬蘭表示,以協理、副總等級的高階台幹,以往的住宿補貼多在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美元(約新台幣四萬元至五萬元)的水平,現在可能調整到人民幣一萬元左右。另外,由於外派人員分很多種,有單身赴任、有已婚但是家人在台灣,或者是家屬一起過來大陸,更有可能是直接在大陸跳槽的台灣人,因此每個台幹的薪資與福利狀況都不同。馬蘭說,對於單身赴任的台幹,有些公司採取的是薪水不減,但減少回台灣的次數,而對於有家屬的台幹,原本公司願意補助上國際小學的,現在可能只會補助到上台商國小的水準。
台幹薪水向下滑 大陸人才薪水向上跳
有趣的是,相較於台籍幹部薪資、福利縮水,大陸人才的薪水卻呈現三級跳的成長。馬蘭表示,以上海地區為例,大陸人才薪水幾乎是倍數成長。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明顯的「此消彼長 」,馬蘭認為,最主要是因為台灣景氣不佳,對比之下,上海的市場簡直是火熱,特別在某些特殊的行業,如製造業、半導體、化工業,一個大陸人才可能有十個工作機會等著他挑,「當公司急著要人的時候,自然就會造成薪水翻倍的狀況。 」
馬蘭還舉了一個令人跌破眼鏡的例子,「雖然這不是一般市場水平,但是的確有某家外商公司願意出價月薪四到五萬元人民幣,請一位沒有出國念書、在外商有過工作經驗的大陸人才,擔任人力資源主管的例子。 」馬蘭一再強調這很可能是特例,但是也表現出外商企業對於大陸人才敢於出手的狀況。
馬蘭表示,對於某些公司來說,喜歡大陸員工的原因,其實是看好他的「人脈 」,某外商公司在甄選副總的職位時,最後還是由大陸人出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位本地候選人的同學,早已是該地地方政要,這種「上通天聽 」的人脈網絡,的確不是光有技術背景、管理經驗的台幹能夠比得上的。
馬蘭表示,雖然薪資漲得快,企業主要得急,但是很多大陸人才仍然不願意到台商企業工作,最主要是因為大陸人才認為,台商公司在安排台幹與陸幹的薪水、層級時差距過大。不過,這樣的狀況在去年七、八月起開始改善很多,最主要原因是台商的人事制度越來越規範化,加上台幹與大陸人才在薪資上的差距也逐漸縮小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