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3筆,顯示第1頁/5頁
馬斯克收購推特後,將對推特增加支付、社交網路、音樂、戲劇、遊戲與串流工具的服務,若再加上星鏈的助攻,預估推特的數位廣告收入與用戶數,未來會大幅成長。
近日,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暢談民主國家該如何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對抗分裂與極端主義。 她並勉勵學子,保持批判反思,在價值破碎的年代下,該建構溝通的橋樑,而非築起圍牆。
以貨幣政策化療通膨,這副作用可不是只有食欲減退而已,如何控制通膨此一「惡癌」?軟體科技或許是其一解方。
為振興半導體產業,美國力推競爭法案,包括注入至少500億美元,台灣要如何持續掌握供應鏈核心技術與其整合,人才最關鍵。
新創軟體的崛起、串流影音訂閱制等新興商機,已無形中滲透進民眾生活,宰制了科技生態,更促使硬體廠競相爭搶值得長線布局的軟體科技事業,如AT&T併購時代華納,急起直追網飛等串流業者。
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加密貨幣市場來到新高峰。 這或許能成為台灣的機運,夾在強權競爭之間,搶得產業發展先機。台灣,能否跟上這股熱潮?
制度僵化加上技術保守,使得初創公司的開戶過程中,與銀行往來成了痛苦的事。 對照新加坡銀行的靈活與便利,若要提升台灣新創能量,銀行業務數位化是必要的。
疫情,幾近貫穿一整年,全球多國瀕臨崩壞,經濟、醫療、民生苦不堪言,即使台灣暫守難關,但對岸的蠢蠢欲動、全球股市如脫韁野馬不斷創高,又叫人擔憂。
從北一女校慶、韓劇《我的新創時代》,都是如何創業與投資的借鏡與省思。這些問題沒有正解,唯有把握時機、並在犯錯中不斷修正學習,才是最終致勝關鍵。
應作為守門員的媒體,若失去獨立性,誰又能挺身出來監督?不僅傳統媒體,社交媒體也開始出現「審查」,究竟是把關打假,還是為虎作倀呢?
疫情與美國大選是今年影響全球的兩件大事,它們不但牽動了政經局勢,同時也大幅加速了許多產業的數位化,矽谷將再一次帶動人類生活的改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掀起「在家工作」的風潮,台灣卻很難推動;由於包括在家工作模式在內的分散式辦公,將成為疫情後的常態,建議台灣企業主應及早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