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各家之言

今周刊提供開放平台,將各家之言傳達給讀者。

文章列表 1667筆,顯示第84頁/87頁

台灣最賺錢的外商銀行—花旗年賺百億,為何還要撤出台灣?一張表看出端倪

昨天最驚人的財經新聞莫過於花旗銀行(Citibank)宣佈要撤出包括台灣在內13個地區如存放款(房貸、信貸…)、信用卡、保險箱......等零售金融業務(Retail Banking),僅保留法人和財富管理業務。

簽約誤把「訂金」寫成「定金」,真的一分錢都要不回來?律師講解實務見解

網路流傳:若你不知道「訂金」與「定金」的差別,小心一分錢也要不回來!到時就虧大了…這是真的嗎?

「寧可等待,也不將就」的生活進步哲學

賺得不多,想買的倒是不少。日常生活上,有過這種感覺嗎?為了省錢,可能學會不少小妙招、收集商品折價券、下載數個會員積點APP、跟著辦公室團購,最好用的省錢招式,還是「不買了」這一招。

只做冷門股,大四醫學生4年把200萬本金翻到4500萬:財務自由還是想做個好醫師

今天有位優秀的小弟特地從南部來找我,小弟身材有點大隻,非常謙虛靦腆,現在是大四醫學生,他從大一開始投資,4年從200萬翻到4500萬。

300萬本金7年滾逾9億!PTT「航海王」操作2密技:看準這檔all in,至少還會漲一倍

編按:PTT股版神人「robertshih」2020年重倉押注長榮海運(2603)破萬張,去年全年3.8億元的獲利中,長榮海運一檔就貢獻了近一半,被鄉民尊稱「航海王」,現已換股為陽明海運(2609)。本文僅作者個人投資心得筆記,不構成任何形式之建議及推薦或招攬邀約,請獨立思考進行投資決策 。

存官股最穩?一張表比較:台股17年5次崩跌,玉山金、兆豐金、0050、0055...誰跌最慘

存金融股的人常有一種說法,說雖然金融股報酬不見得比大盤ETF(如0050)高,但因為投資者屬性比較保守,不能承受太大風險,所以存風險比較小的金融股,比較能安心。 但這種金融股風險低的說法是經得起實證考驗?還是只是「感覺比較安心」而已?以下我們就簡單以一些數據來觀察。

刷信用卡買火車票,全家都有保險嗎?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火車出軌可申請4種保險理賠

太魯閣號的重大交通事故,讓幾十個家庭破碎、兩百多人受傷。在清明連假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很令人難過。明天跟意外,還真不知究竟哪個會先來。但是,在意外降臨之前,是否有足夠的防護呢? 我整理了本次事件所能申請的各面向保險理賠,再加上簡易說明給大家參考。這些項目大多也能應用到其它大型公眾交通意外上。

林佳龍該下台嗎?他在美國政府工作14年,點出台灣政府扭曲現象:專業變花瓶

3月25日,蘇花事故發生後,林佳龍宣布:「蘇花事故同車廠車輛,即日起暫停營運,全面進行安全檢核!」

年領70萬股息,資深營業員的「零成本投資術」:以新纖為例,2個月多賺16張股票,獲利30萬元

利用券商電腦看盤下單軟體查詢,統計一下今年01/12~04/01期間,我自己一買一賣「新纖」的交易情形。

雞肋政策 快要沒有新生兒的兒童節

兒童節將至,祝福大家永保赤子之心。小時候最喜歡這個節日了,如果還在當學生,東湊西湊通常會有好幾天的連續假期,大學生甚至會有超過十天以上的假期;那時候,我們管這幾天叫作春假,是在農曆新年之後,很快就會遇到的連續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