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44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投資理財

買ETF「越低價賺越多」?排隊搶購00940若是因為「10元」那誤會大了 專家戳破迷思:入手00940必看

上週熱烈募集的 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00940」,募集金額逾 1750 億元,創下台股史上最高募集紀錄!該檔 ETF 除了有每月配息的優勢,更主打發行價只要 10 元,低價引發民眾熱烈搶購,包含銀行存款戶的資金也大舉移動,造成短期利率一度飆升,央行總裁也要出面關切!

日期:2024-03-23

投資理財

不想再為賺錢忍耐!他從人人欣羨的大企業離職:比起過去月花4萬奢侈生活,月花1.4萬簡樸小日子更幸福

從小到大,我就被灌輸要當個普通人。努力念書考大學,成為上班族,和大家一樣在社會上打滾,也和大家一樣常常覺得痛苦又無能為力。儘管畢業後進入大公司任職,卻做著一份與個性牴觸的工作,一面辛苦工作一面還學貸,身心都快崩潰了卻沒有勇氣辭職。然而,我下定決心轉職時的那段休假,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那是個相當平凡無奇的一個月。但我終於發現,我想追求的只是一種「這輩子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人生。

日期:2024-03-22

投資理財

當時想著租5年就回本...覺得房價便宜,一口氣在日本買下4間房!吳淡如憶7年前感性投資下的慘痛教訓

在當地仲介的介紹下,我買進了4間房子。一次4間?是的,因為它「很便宜」,而且是在我很喜歡的小城——小樽。用台灣的標準來看,真的太便宜了。問題在於不能用台灣的標準,因為那是地廣人稀、一年可能冰封半年的北海道。我當時想的是,租5年就回本了。這個心理,跟那些會踏進高利息騙局的人是一樣的——忽略了大環境的客觀事實。

日期:2024-03-20

職場生活

如果不再為錢工作,你的消費方式會怎樣改變?她46歲離開職場,道出不工作後的人生觀察

雜誌編輯寬寬賣掉北京的房子舉家移居大理,原本慢慢適應在大理的平靜節奏,卻被房仲聯絡時主動的「安慰」打斷了。房仲告訴她,「妳別太難過,同一戶型的房子剛賣了一間」,比她當時的賣價多了200萬人民幣。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黃色小鴨吸金140億,皮卡丘陪你去旅行⋯IP角色襲台掀10兆可愛旋風:前3大IP曝光,最受歡迎的是它

一個普通紙杯,加上寶可夢、Hello Kitty或米奇的圖樣後,就變成粉絲爭相搶購的商品,神奇效益,更讓超商、航空公司到政府等,都搶著合作。

日期:2024-03-20

投資理財

00940有多狂?募集超過1700億!沒搶到手上有錢要買啥?00939、00929…五大高股息ETF出列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日前掀起搶購潮,甚至出現有人解定存、賣房子,跟營業員大吵大鬧的情況,然而到底有多吸金呢?金管會官員周一(3/18)證實,00940募集約達1700多億,與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合計集資金額高達2200多億,堪稱是「千億巨嬰」。

日期:2024-03-19

職場生活

79歲爺爺一生節儉、為何說要住養老院?人生最後階段,這就是我的奢侈...挑選養老中心4大重點

韓大叔79歲,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但有一天,他向家人表示要搬進養老院。家中一片譁然。他一生節儉,為何突然有這種念頭?

日期:2024-03-18

投資理財

00940「月配+賺價差」很誘人?23歲股市小白「4原因」改抱00923:目標年底存20張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11日開募就傳出規模破645億元,「買進」00940的文章也不斷湧現,不過,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先後買了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見到00940月配有能賺價差,原本「相當心動」,最終因4個考量,將資金拿去買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對比市況,不跟風的投資方式引起網友討論。

日期:2024-03-17

投資理財

2年就能交屋、10%自備款就好!璟都近千戶造鎮計劃落腳桃園:小宅1坪30多萬要給年輕人有屋住

桃園市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出「三心六線」,其中「三心」指的是以桃園、中壢和航空城三大都會區為核心,帶動航空城所在地大園房市熱絡。近2年璟都建設深耕大園,近期更斥資百億,打造近年來最大旗艦級造鎮,推出「璟都54地號」,週五(3/15)舉行動工典禮。此建案基地面積達4147坪,預計推出997戶,坪數約19~33坪。同時鎖定首購族,主打只收10%自備款,就能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璟都建設董事長黃國明表示,很多人問他:「買房子會不會賺錢?要不要買?」他反問:「你有沒有買?這幾十年來,只要你有買、就有賺,你沒買、就沒賺。」「現在買房,5~10年後回頭看,就算不是致富,也會是小康家庭;我努力的蓋房子,希望大家能夠成家立業。」

日期:2024-03-15

產業時事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