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陽明關緊閉、萬海處置股一路到月底,航海王玩完?「上次越關越大尾」…為何中環先搶賣?

航運股貨櫃三雄近日熱度持續,繼萬海(2615)被打入「處置股」後,陽明(2609)週四(5/16)也被宣布關緊閉,每5分鐘才能撮合1次,分盤交易到5月底。消息一出,陽明今天早盤跌幅超過1.6%,股價最低來到72.5元,而萬海則是下跌近2%,最低70.2元。至於長榮(2603)則是平盤附近遊走,未受太大影響。由於陽明和萬海要到5/30、5/31才能出關,水手認為,簡直跟2年前航海王時代如出一轍,不排除愈關愈大尾,預料短線當沖資金,將湧向貨櫃大哥長榮以及散裝航運族群。

日期:2024-05-17

職場生活

辣妹產後胖到被叫阿嬤!40歲二寶媽2個月從XL瘦到S號:「211餐盤」飲食法暴紅,體脂17%、3年不復胖

編按:作者是一位平凡的二寶媽,懷孕生產後,各種生活及育兒壓力,讓她不斷靠吃來發洩,衣服尺寸越穿越大,甚至帶著2歲女兒上街,還被誤認為是阿嬤。直到某天早上,她吃完生乳捲,突然心悸、手抖不已,一直以來放縱自己大吃大喝,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她可能沒辦法好好陪伴小孩長大……。時間、金錢有限的她,開始在網路爬文,尋找適合且健康的瘦身方式。過往減肥經驗豐富的她,深知太極端、麻煩的方式,難以持久。而旁門左道的減肥手段,更會造成身體反撲。她發現宋晏仁醫師推行的「211瘦身法」,不用秤重、不用計算熱量,只要掌握2份蔬菜、1份蛋白質、1份澱粉,還可以依照自己的食量決定分量,讓身為大食怪的她,開始化為行動,徹底執行。食量大、又喜歡美食的她,為了執行211餐盤,開始研究各種家常料理,並加入了「彩虹食材」概念,透過簡單料理方式,人人都可以實踐!光是這樣改變飲食,不到2個月她就從XL瘦到S號,並已維持3年不復胖,體脂17%,每天都吃得飽滿豐盛,心情愉悅。

日期:2024-05-17

產業時事

從2016到2024,台股8年漲多少?蔡英文卸任最後一個交易日,謝金河盤點經濟走向:台灣走在歷史大浪

請珍惜,台灣正走在歷史的大浪上!今天是蔡英文總統領導台灣,股市最後一個交易日,這個不起眼的女性領導人,她用了8年的努力,為台灣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日期:2024-05-17

產業時事

520倒數,陳建仁開最後一次院會、率內閣總辭拍畢業照…唯一出席的六都首長是「她」!

政權交接的520將屆,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5/16)召開任內最後一次院會,率內閣總辭,並與全體閣員在行政院廣場拍「畢業照」,為陳內閣自2023年1月31日成形起,劃下完美句點。陳揆在會中致贈蘋果造型瓷器,祝福全體閣員「平平安安」,也感謝各部會首長、各縣市首長一路相挺。台中市長盧秀燕為唯一出席陳內閣最後一次院會的六都首長,她也向陳內閣表達「未來都是朋友」,並歡迎大家未來能多到台中走走。

日期:2024-05-16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83期︱長榮第一季財報評析—兼論如何把股價波動當成好朋友

這一期,我們針對長榮(2603)第一季財報進行分析。過去一年多來,總編在長榮身上獲利豐碩,有一些粗淺心得與訂閱戶分享。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美味根源〉作家韓良憶解讀 不妥協的小吃撐起觀光底氣 「甜文化」 來自四百年前的美麗連結

(今周刊1430)府城是個迷人的城市,豐富的文化底蘊之外,更有精采的美食。美食文學作家韓良憶循著歷史的脈絡,穿越百年時空,終於找到那屬於台南獨有甜滋味的源頭。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科技新都〉從淹水蔗園變掌握AI、電動車命脈的兆元矽田 全球最先進製程基地 南科前世今生

(今周刊1430)台南不只擁有古老的風韻,還承載著台灣半導體最核心的生產力。一路篳路藍縷,南科經過近三十年終於成就盛世。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侯家祖墳藏玄機?賣過冥紙、做過雜工...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如何從貧戶到巨富,催生統一、太子建設

傳說大商幫「台南幫」裡的骨幹家族侯家,祖輩在台南北門二重港中州山南麓建的祖墳,風水地氣大有玄機。坐落寶地,有龍砂穴水、聚天地靈氣;不過,這風水也曾受佛祖定奪,侯家家運注定先衰而後興……。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