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7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全台防疫報導

呼籲疫苗分配要先「守住雙北」 談國產疫苗如何贏得民眾信任 侯友宜這樣說…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9)日下午於防疫應變記者會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地區,就是雙北;因此,中央在疫苗分配、防疫上,要有「熱區部署」的戰略思考,「趕快守住疫情最中心、熱區的地方。」對於中研院院士陳培哲5月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一事,侯友宜強調,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讓更多專家、學者來檢視國產疫苗的保護力,絕對是贏得民眾信任的關鍵。

日期:2021-06-09

產業時事

香港風雨如晦 王德威:堅持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精神本來就是考驗

香港即將在本週日進行區議會選舉,民間將此視為「反送中」公投。香港未來命運如何發展,到了抗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仍難論斷趨勢。政治大學於昨日(22日),啟動「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特請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得主余英時為名譽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做講座主持人首發登場,兩位當代大學者也都不約而同提到今日的香港。

日期:2019-11-23

產業時事

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等等...你知道「地球自轉越來越慢」嗎

中學生就知道地球會自轉,自轉形成晝夜,自轉軸傾斜造成季節。但你知道嗎?地球自轉其實是忽快忽慢的,沒有一天是 24 小時,長期來說還有越轉越慢的趨勢。地球自轉軸也不是雷打不動,它會繞圈圈、各種搖擺,導致歲差和北極點不斷漂移等古怪現象。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趙丰,帶你穿越上下億萬年的古今地球,聊聊中學地科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日期:2019-07-16

財經時事

生醫股高本夢比 本土法人怕怕不敢追 P.28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日前以電子鼻、電子眼,大談三十年後生技產業美好遠景,行政院熱情贊助敲邊鼓,證實有意成立規模高達十億美元的超級育成公司,扶植國內生技產業。消息一出,生醫類股立即反映,股價連日瘋狂飆漲,以黑馬之姿成為台股上攻九五○○點的意外主流。以七月十日低點計算至七月十六日高點,五個交易日當中,生醫股指數漲幅高達一四%。

日期:2007-07-19

產業時事

肺癌連19年10大癌症之首,醫界籲成立「國家級防治辦公室」!衛福部揭新國病未來研究方向

肝癌曾是台灣的「國病」,在行政院長陳建仁主導、設立「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推動抗病毒藥物、C肝篩檢等防治措施後,肝癌發生率下降,肺癌取而代之成為「台灣新國病」,連續19年都是癌症死亡人數之首。台灣癌症之母、中研院士彭汪嘉康與多名醫界大老、立法委員今共同倡議,應比照C肝辦成功經驗,設置「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衛福部指出,不排除設立國家級辦公室可能性,但目前尚無必要設立。

日期:2023-10-31

財經時事

武漢肺炎有解藥嗎? 2因素讓台灣發展「這個藥」機會最大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至歐美,相關藥物生產與開發,也列入各國最優先競賽項目。台灣目前除中研院、國衛院宣布合成出治療新冠肺炎潛力藥物美商吉立亞(Gilead)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外,三月初,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生技中心)也宣布成功合成另一個日商富山化工公司的法維拉韋(Favipiravir)藥物,也讓台灣不僅防疫有成獲得舉世矚目,在全球新藥開發上也能取得發言聲量,佔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0-03-10

財經時事

為什麼台灣 GDP 持續成長,薪資卻沒有成長?台灣應該發展「這個產業」才能突破困境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分析實際數據發現: 實質 GDP 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 15 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 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強化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日期:2019-11-07

產業時事

外媒曝官方版「再教育營」 在台德國人:噁心宣傳猶如納粹

外界對於中國在新疆興建的「再教育營」有諸多傳聞,而美國之音日前釋出一段最新影片,內容為中國官方安排外媒入內參觀內部受訓狀況,有學員接受訪問時表示,是自願參加再教育營的,而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認為,這是中國掩蓋他們對最近發生的強行大規模關押所編造的謊言。一名在台灣中研院工作的德國人戴達衛則指出,「對我們德國人而言,這種噁心宣傳非常眼熟。」

日期:2019-01-10

財經時事

誰的朋友多? P.102

選戰逼近,每組候選人在最後關鍵時刻紛紛打出國政顧問牌、財團動員牌。其中,尤以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公開挺扁之後,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一句「陳水扁最接近李登輝路線」,造成阿扁情勢看好,而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和台玻董事長林玉嘉則在關鍵時刻跳出來擁連,但台泥、中信銀、力霸、統一等集團股在日前大跌,卻被賦予連戰選情不佳聯想,選情急速加溫,企業的「西瓜效應」正發酵中。

日期:2000-03-30

全台防疫報導

國產疫苗是沒得選的選擇? 專家:台灣這「四種人」會要施打高端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重新開放意願登記後,新增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也就是國產「高端疫苗」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外,也可調整有意願接種的疫苗種類,截至8/2為止,有意願接種、勾選到高端疫苗的,約96萬人。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坦言,台灣會有4種人會需要打國產疫苗,包括體質因素、有科學背景的人、對本土科技的支持者、年紀較輕的人,高端疫苗產量如果足夠施打的話,對這些人來說會是福音。

日期: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