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7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公投專區

公投投票率50%成決勝關鍵!無論結果如何,藍綠兩黨都不會輸,但台灣呢?

投票率,將是左右12月18日公投結果的關鍵因素。2020年總統大選,在「韓流」與「抗中保台」兩股勢力對決下,總統蔡英文囊括史上新高的817萬餘票當選連任,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則斬獲552萬餘票;同一天舉行的立委選舉,民進黨與國民黨分別獲得481萬、472萬張政黨票支持。當時兩項選舉的投票率,大約都是74.9%。

日期:2021-12-18

產業時事

若能確保討論期間、限制案數、降低投票難度⋯ 優化公投品質 比綁不綁大選更重要

公投與大選分開或合併兩者各有好處,有投票權的人務必充分了解公投案的內容,以及正反雙方的意見,才能夠從容有意義行使公民權。

日期:2021-12-01

產業時事

徐旭東投書反對台獨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商政治捐款會更謹慎 遠東遭中國祭旗 寒蟬效應全解讀

遭中國開罰消息曝光後,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投書媒體,強調自己「一向反對台獨」。但國台辦的大動作,不只是要台商表態輸誠,更是畫下一條「不能對綠營捐贈政治獻金」的明確紅線。

日期:2021-12-01

產業時事

「1218再忙都要出來投票!」綠營南台灣首場公投宣講 賴清德:別忘了九合一大選的教訓

四大公投案12月18日登場,總統蔡英文30日在桃園訴求「四個不同意」進行宣講後,今(31)日交棒給副總統賴清德移師屏東,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屏東縣長潘孟安、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都到場致詞。賴清德表示,公民投票不應該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選舉是選人、公投是決定事情」,國家主人有權做正確判斷。

日期:2021-10-31

產業時事

政務成績亮眼,黨務灰頭土臉…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 該如何爭取6成「非中國人」民意認同?

睽違近6年,朱立倫再次入主國民黨中央。高舉戰鬥藍旗號、擁抱「九二共識」的他,能否有效整合黨內路線之爭,再進一步對外尋求社會認同?

日期:2021-09-29

職場生活

內幕》五倍券風暴平息,蘇貞昌穩坐閣揆寶座 是誰操弄鄭文燦組閣傳聞?

雖然民進黨部分派系已經虎視眈眈,希望閣揆蘇貞昌下台;但在蔡英文總統力挺下,蘇貞昌不動如山。為何在此時,又會有換人組閣的傳聞呢?

日期:2021-09-14

產業時事

長輩群瘋傳「唐鳳利用美玉姨監視LINE對話」 網友傻眼闢謠: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近日,LINE上瘋傳一則謠言,表示去(2019)年起在網路爆紅的闢謠機器人「美玉姨」,是行政院政委唐鳳用來監控群組、對話訊息的機器,還有韓粉更揚言是「已查到的正確資訊,請小心」,不實指控引來網友打臉表示,「他們到底把唐鳳當成什麼啊」、「查證沒那麼困難,可惜那一群人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而不願意知道真相」。

日期:2020-06-15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灣的強硬言論將激化緊張關係

馬英九在 2008 年至 2016 年的總統任期中,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趨於密切,但是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在 2016 年上任時,兩岸關係趨於不穩定。2016 年總統大選之前,時任馬英九總統與習近平在 2015 年 11 月 7 日共同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面(俗稱「馬習會」)。因為馬習會的象徵意義較為強烈,各評論家對於其實質效益亦有諸多揣測。然而,馬習會並沒有幫助國民黨選情,反而讓蔡英文在2016 年總統大選勝出並讓民進黨首度坐擁國會過半席次。對中國而言,蔡英文勝選代表著中國在這八年以來對台灣的溫和態度不僅不被台灣人民接受,更是台灣反抗「一國兩制」的表現。這意味著不管中國願意承認與否,反對「不可避免的和平統一」不單單是少數民進黨「分裂份子」,而是台灣多數民意的選擇。因此,中國將用一套強硬措施,有系統的對台灣進行施壓。

日期:2020-05-25

保險稅制

勞保年金制度七年原地打轉後 蔡政府應藉高民意「有感改革」

早在七年前,勞保基金的「末日之鐘」就正式展開倒數。

日期:2020-05-20

產業時事

中火減煤七成 台中空汙為何仍拉警報?

台中市政府為了中火頻頻槓上中央,但中火機組暫停運作,對中部空氣的淨化效果卻有限。改善空汙除了嚴格管制工業排放,也應同步控制移動汙染源,加速汰換老舊柴油車。

日期: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