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補班日」是平日還是假日?月租停車戶怨「被收假日較高費用」…業者有理?消保官說話了

今年週六補班日特別多,不過,補班日究竟是算平日還是假日呢?不少消費者認為,既然是補班就應採平日收費,但業者作法則不一,也因此產生雙方矛盾。有多件停車場投訴案件,指出業者將補班日週六,以及彈性放假的「平日」都以假日收費,顯失公平;然而,業者卻辯駁,「週六、日均為假日,沒有補班與否的問題」。對此,消保官也出面說話了。

日期:2023-06-16

今選頻道

印象中的寶島台灣很美! 英國大叔划船見一亂象卻忍不住落淚

在繁華喧囂的雙北市,波光粼粼的淡水河格外寧靜,那裡的水上活動不只有SUP、快艇衝浪、沙發衝浪、寬板滑水、帆船,還會有手工木造船緩緩划行。仔細看,你會發現木造船上可能載著一袋袋垃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3-06-15

投資理財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7/1上路,預售轉向自用為主、要小心建商落跑…「私法人可能鎖定法拍」

被稱為「史上最重打炒房」措施的《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內政部規畫於今年7月1日上路,該政策自2021年12月底內政部通過修法草案,即引起市場軒然大波,預售市場不得不轉換行銷策略,中古屋市場也受到波及。從2022年第一季開始,全台買賣移轉棟數逐季走跌,今年首季6萬4,291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4.2%。此外,觀察今年單月移轉量,3月份全國突增至2萬7,243棟,睽違8個月的單月新高,但4月又驟減,市場交易不明朗。

日期:2023-06-05

產業時事

1200億身家一度遭中國凍結,張庭、林瑞陽移居新加坡?女兒讀國際學校讀一年要195萬!

張庭與林瑞陽夫妻近年到大陸經營電商和房地產,傳聞鼎盛時期累積了1200億台幣身家,前年底卻因涉嫌直銷遭查,還一度凍結資產,今年初有網友曬出張庭現身上海公司活動的影片,外界推測她此舉應該是「華麗復出」,但她的女兒最近曬影片打卡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念書,學費一年要價約45萬人民幣(約195萬台幣),被陸媒推測可能是全家移居到新加坡。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香港夫妻度假14天看台灣交通亂象:我曾在東南亞跑遍各國,台九線這卻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駕駛經驗

台灣違建林立,既是經濟社會的,也是文化的。早年的違建林立,容或有「貧無立錐之地」的經濟社會背景,基本上仍是人民守法的問題。由於守法觀念薄弱,不論違建或交通違規,社會上普遍以投機取巧、鑽法律漏洞者為有辦法,守法或老實人吃虧;且一旦違規犯法行為遭舉發,還常以「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抓我?」自辯而不服氣。其間,雖有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問題,本質上仍是當事人欠缺守法的心態作祟:不問興蓋違建是否合法,眼中只見得自己的利益。尤有甚者,官方或因行政怠惰,或為關說文化的共犯結構,讓違建就地合法,更助長了投機取巧的心態,導致違建泛濫。

日期:2023-05-21

職場生活

老男人的反省

在頌揚母愛的時刻,最適合老男人們反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有過改之、無則加勉;最近走紅的台劇與陸劇,也多帶著反省色彩,引發大眾的回響與討論。

日期:2023-05-17

產業時事

歷屆回顧》那些年高中生放膽提的主張,小英聽到了!同婚、居住正義和教改,逐步落實成政策

《今周刊》連續八年舉辦「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累積近二千名學子提出獨特主張,歷年徵募的三○○多件提案中,許多來自學生的建議,都已轉化為具體政策。

日期:2023-05-17

職場生活

沒人權、交通爛...「鬼島」台灣沒優點?日本人列11優點狂讚:在日本只要有一次失敗就難重來

台灣人常笑稱自己住在「鬼島」,近來更因交通亂象被封為「行人地獄」,但在不少外國人眼中,住在台灣也許沒有那麼差。像是旅居台灣近10年的日本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 」就分享一些住在台灣的優點,像是「醫院費用超便宜」、「高度參與選舉政治」、以及「便利商店服務又優秀又方便」等等。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吳東進發「致新光金50萬股東公開信」稱掌握2/3股權,大股東洪士琪:他應該自制自愛

新光金(2888)改選進入倒數計時,新光金控創辦人、新光金前董事長吳東進與大股東洪士琪的戰火更加白熱化,吳東進周一(5/8)公開發表「致新光金50萬股東公開信」,稱已掌握三分之二股權,質疑打著改革派旗幟的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是改革還是奪權」?對此,洪士琪陣營回應:「吳東進聲稱已掌握三分之二股權實屬妄言,企圖混淆視聽、誤導股東」,更籲吳東進應該自制、自愛。

日期:2023-05-08

職場生活

美到驚世駭俗

歷史、市容、建築、生活,構築城市美感。台灣有醜到驚世的吉祥物地標,也有保留古宅之美的戰地,而美感是一種遠見,需要長久永續經營,所以台灣未來美不美,要看政府與人民的高度智慧。

日期: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