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1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引以為戒的碳憂慮到興奮

減緩氣候變遷的唯一途徑,就是企業積極減碳,但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進入立法、推動時程,台灣企業從出現高度碳憂慮,再到市場碳興奮,有3個現象值得警戒。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賣BLACKPINK黃牛票狠賺2千萬,罰款竟不到2萬…30多歲黃牛大戶揭吸金術,不怕修法原因曝光

台灣黃牛業者靠炒作票價狠賺黑心財,執法單位卻因法令不完善而難以取締,文化部為此推動《文創法》修法,盼透過重罰、檢舉機制遏阻黃牛亂象⋯⋯。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啟動,各國經驗成為最佳指引!除了碳金融、碳交易、碳稅外,還能發展「碳外交」

過去這一個月,全球許多國家在碳金融、碳交易機制、碳稅都有重大的政策發展,尤其引起國內企業關注的,就是台灣即將啟動碳交易所的建設。

日期:2023-05-01

產業時事

華紙、永豐餘、正隆、榮成…台灣碳權交易所要來了 造紙業大牛翻身,「這檔」再度攻上漲停

今周刊編按: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張,並由證交所主導,預計最快7月底就會成立,在政策利多激勵下,手握碳權、碳匯的正隆、華紙、永豐餘等造紙業受惠,台股資金追捧。觀察4/24台股,開盤時先跌後漲,最後收盤站穩15600關卡,來到15626.87點、漲幅0.15%,而造紙股在碳權題材的帶動上,延續上週猛烈漲勢,華紙再度亮燈漲停23.1元、漲幅10%,永豐餘上漲1.2元收在31.45元、漲幅3.96%,正隆則是以32.50元作收、漲幅6.90%。特別的是,在這些造紙股中,正隆是國內首家取得國際碳權交易資格的企業,已註冊7.9萬公噸碳權,可進行增量抵換交易,並累積再生能源憑證11,917張,串聯20家工紙上下游廠組織造紙業首個產業碳中和聯盟,推動減碳。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今日也首度表示,將出任首任台灣碳權交易所董座,指出「台灣碳權交易所」初期資本額5~10億元,並先以交易國外碳權,至於國內部分待氣候變遷法相關子法出爐後,預計2024年開放交易,並啟動第二階段增資。

日期:2023-04-24

產業時事

犇亞證券攜手上海商銀,推廣易通金圈存交易服務!圈存交易安心下單,不怕胖手指!

「啊!不小心把五張股票,按成50張!」類似的股市胖手指事件時有所聞。女神安心亞分享安心投資的秘訣是「祈禱幸運,不如做好防護,多一圈更安全!」避免違約交割的最佳方法就是圈存交易,「安心進場我選易通金」,為股市進場繫上安全帶。

日期:2023-04-24

職場生活

4/17起大眾運輸免戴口罩!家裡多的口罩、快篩能賣嗎 小心坐牢罰千萬,食藥署:只有「這些」可以

今周刊編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4/17起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不用再戴口罩,只有進出醫療照護機構以及救護車需要配戴。隨著新冠疫情逐步趨緩,家裡若有多餘的醫用口罩或快篩試劑,是否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或購物平台加以販售?購買國外的血氧機、體溫計或隱形眼鏡等醫材至國內銷售是合法的嗎?衛福部食藥署示警,若為「非醫療器材商」販售醫療器材,涉嫌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當心有觸法之虞。

日期:2023-04-17

投資理財

這檔近三年報酬率超過130% 長抱必賺? 淨零大勢下 投資碳權ETF必知風險

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喊出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也讓碳權相關題材ETF乘勢而起。但即使碳權價格長期看漲,也不代表投資人買這種ETF就能穩賺不賠。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早期創業兩年關站 如今比比昂業績三年增近三倍 業務皇后靠衝勁 登全台前三大代購電商

比比昂網站成交金額三年成長近三倍,成為網家少數賺錢的子公司,背後功臣、社長羅薇琳歷經創業失敗、招商一年掛零,她如何帶領這家台灣新創征戰日本?

日期:2023-03-15

產業時事

經典案例》連廣達董娘也被 「黃金報酬率」打動  年息八%、延遲贖回 都是高息詐騙案共同特徵

在國內販售多年的澳豐金融集團旗下基金(Ayers Alliance Financial Group,市場簡稱A.A),據稱曾打出保證年報酬8%來吸引投資,近期卻爆發疑似投資人申贖但拿不回錢的狀況。

日期:2023-03-15

產業時事

個資危機嚴重!蝦皮、旋轉拍賣列「高風險賣場」前兩名…淪釣魚網站攻擊目標,數位部要求限期改善

據刑事局分析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民眾報案資料發現,近期駭客以假冒「蝦皮拍賣」、「旋轉拍賣」等C2C交易平台網頁進行釣魚網站攻擊,主要係為盜取大量民眾網路交易個人資料,然後進行解除分期付款詐騙,這兩個平台已蟬聯5週高風險賣場第1名、第2名。對此,數位部周一(3/13)指出,這類高風險網路零售業者數位部已經處分限期改正,未改正將會予以裁罰。根據《個資法》第48條未改正者,將按次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