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3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財經時事

注意囉! 公路總局:5/3起 有汽車駕照還要考機車筆試

為培養機車駕駛人良好駕駛習慣降低肇事率以保障交通安全,公路總局近年已增修機車駕照筆試題庫,考量汽、機車駕照筆試題庫內容已有差異性,加以各界咸認取消持汽車駕照者報考機車駕照免筆試之規定有其必要性,經檢討將從今(110)年5月3日起,民眾持汽車駕照申請報考機車駕照,仍應考筆試,以維行車安全。

日期:2021-04-08

產業時事

24年前也曾發生水泥工程車入侵鐵軌 遭自強號迎面撞上 是誰欠台灣人一條安心返鄉路?

「觸目驚心,驚嚇不已,災難現場投入救人救災,所有的每一個人,國人跟每一國罹難者的家屬非常難熬。我們要釐清這次事故真相徹底檢討,一起走出傷痛」。交通部長林佳龍在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往花蓮災難現場,直到昨(7)日為了出席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台鐵出軌事故的肇事原因專題報告,才返回台北。曾向總統蔡英文請辭未果的他,面色凝重、語帶哽咽,再次為台鐵2日太魯閣號事故向國人致歉。在現場無數鎂光燈與快門的喀喳聲下,林佳龍還說,不管未來在哪個位子,也會永遠陪伴。鞠躬、道歉並下台負責,似乎已成重大災難發生時,台灣政治人物扛起政治責任的「SOP」,但部會首長轉身下台、接續的是下一個新官上任,來來去去的面孔,真能解決台灣人安心返鄉的交通問題嗎?

日期:2021-04-08

產業時事

運安會鐵道專業小組召集人李綱 痛陳事故成因 「不改革整體系統,偶然最終變必然」

太魯閣號事故,逼得台灣再度直視台鐵的弊病沉痾,台鐵改革要玩真的,必須從徹底打掉重建台鐵的「安全文化」開始……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誰緃容出絕命列車?揭絕命太魯閣號背後台鐵「醬缸文化」,負債逾千億、待遇不如人、票價26年未漲...

台鐵局長期改革方向經政策決定後,成立跨部會推動委員會(成員包括交通部、國家發展委員會、人事總處、主計總處等)協助推動台鐵局轉型,落實政策方向。」2019年1月,行政院發表長達327頁的《台鐵總體檢報告》,這段呼籲成立跨部會推動委員會執行改革的文字,至少出現了4次。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誰緃容出絕命列車?揭絕命太魯閣號背後台鐵「醬缸文化」,負債逾千億、待遇不如人、票價26年未漲...

「台鐵局長期改革方向經政策決定後,成立跨部會推動委員會(成員包括交通部、國家發展委員會、人事總處、主計總處等)協助推動台鐵局轉型,落實政策方向。」2019年1月,行政院發表長達327頁的《台鐵總體檢報告》,這段呼籲成立跨部會推動委員會執行改革的文字,至少出現了4次。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誰緃容出絕命列車?揭絕命太魯閣號背後台鐵「醬缸文化」,負債逾千億、待遇不如人、票價26年未漲...

又一次,翻覆扭曲的台鐵列車,令全台灣心碎。沉痾已久的台鐵局本身、輕率認可台鐵改善作為的交通部、未成立跨部會委員會的行政院,固然難辭其咎,但追根究柢,仍舊是全民要求台鐵改革的力度不足,才讓悲劇反覆上演。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告訴自己,這將是最後1次。50條珍貴的性命,絕不能又被白白犧牲。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很痛,但能痛定思痛?

2018年造成18死的普悠瑪事故發生後,政府集合跨部會與各領域專家,組成最高規格的「台鐵總體檢小組」,並在19年1月完成「台鐵總體檢報告」,林林總總列出144項改善要求,至今,其中75%已獲交通部認定改善完成。但,奪走50條寶貴生命的「低級錯誤」,為何還會發生?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林佳龍該下台嗎?他在美國政府工作14年,點出台灣政府扭曲現象:專業變花瓶

3月25日,蘇花事故發生後,林佳龍宣布:「蘇花事故同車廠車輛,即日起暫停營運,全面進行安全檢核!」

日期:2021-04-07

產業時事

太魯閣號事故》司機員袁淳修「任務結束」回家了... 專車運骨灰回台中!鐵警列隊送別

408次太魯閣號司機袁淳修、機車助理江沛峰殉職,台鐵為表達對袁的敬意,今天派專列自強號,護送他的骨灰回台中老家。該專列由鐵路經歷10年的吳長智擔任司機,這也是台鐵首次開先例送司機回鄉。鐵警、機務段人員敬禮致意,喊「淳修一路好走」,現場氣氛悲傷。

日期:2021-04-06

產業時事

比鄭捷害死更多人!李義祥「羈押禁見2個月」 律師一看「非故意」...無奈道出事故最後結局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造成嚴重死傷,讓許多家庭在4月2日上午9點多的事故當天,彷彿人生按下了暫停鍵,涉嫌肇事的義祥工業社負責人李義祥,原定以50萬元交保,花蓮地檢署不服提出抗告成功,台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撤保,重新裁定自4日起羈押禁見2個月。但律師林智群感嘆,即使包商過失導致50死、200傷的慘劇,比當初鄭捷隨機殺人來得嚴重,可因為「不是故意」,在法律評價上會輕很多,他坦言「只能用過失犯處理,頂多判3年」。

日期: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