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英王加冕》查爾斯三世70年一刻…接地氣人君與時間賽跑:「他討喜不僅因其德行、也因他的犯錯」

2023年5月6日,74歲的查爾斯三世正式加冕成英國和大英國協14個國家的國王,結束史上最長的70年王儲生涯。坎特伯里大主教將用耶路撒冷的聖膏油膏抹查爾斯,同時授予各種象徵王權的物品,包括一個寶珠和一只權杖。最後,大主教會把一頂極沉的金冠戴在國王的頭上。查爾斯三世領受這樣的受膏和加冕後,不僅成為英國國王,也是英國國教的領袖。

日期:2023-05-05

產業時事

尹錫悅訪美效應不可小覷!除了半導體,「韓美同盟」將影響很多產業,台灣需高度關注

美國總統拜登、南韓總統尹錫悅昨(26)日在白宮宣布一項重要協議,稱為了嚇阻北韓侵略,美國將派遣核潛艦「訪問」南韓,這將是自1980年代初以來,美軍首次採取這項威懾措施。

日期:2023-04-27

產業時事

美眾院閉門兵推2hr結果出爐!恐影響台海以外區域「代價高昂」…蓋拉格:美應全力嚇阻中共犯台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4/19舉行兵推,模擬中國武力侵犯台灣。主席蓋拉格說,兵推結果顯示兩岸戰爭代價高昂,且恐影響台海以外區域,美國應更致力強化區域嚇阻。

日期:2023-04-27

產業時事

「我不跟你詭辯!」中國大使盧沙野專訪被問到崩潰 「中國人決定台灣命運」失控嗆法主持人沒讀書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昨晚接受法國電視專訪,否定主持人提的民族自決權,並表示「由中國人決定台灣命運」。他接著更因主持人提問而崩潰失控,怒嗆主持人沒有唸過書。

日期:2023-04-23

產業時事

龍應台一篇「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他看完文章留言的7個感想:呼攏式言論不適合《紐時》

紐約時報在周二(4/18)刊出文化部前部長、作家龍應台,標題為「In Taiwan, Friends Are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的投書,內容講述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的民眾分裂成兩派,而且開始反目,文章刊出後各界討論聲不斷。

日期:2023-04-20

產業時事

G7外長會議落幕,聲明挺台灣入WHA、WHO!一致認同台海和平至關重要

今周刊編按: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18日閉幕發出聯合聲明,支持台灣以正式成員、觀察員或來賓等身分參加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會議等。本屆會議主席、日本外相林芳正指出,這次首度提出經濟安全議題,一致同意必須反對經濟脅迫的企圖,同時有必要確保中國的核武政策透明度,並一致認為台海和平與安全至關重要,同意向中國轉達對台灣安全的擔憂。聯合聲明也再次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要求俄軍立即無條件撤出。G7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同時要求第三國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武器。G7外長會議被視為是G7領袖峰會前奏,國際議題幾乎已先定調。(原文刊載於2023/4/17,更新時間為2023/4/18)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康軒課本出現「土豆」惹議!教育部辭典這樣寫...中國用語被指認知戰,台大教授:難道是文化侵略

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一事,引起質疑是認知作戰。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立委質詢時被問到:「土豆是指什麼?」潘文忠回答,「我們的土豆是指花生」;立委質疑國中生物課本,把馬鈴薯稱為「土豆」,更表明「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康軒文教事業也發聲明稿澄清,表示編寫目的是在於「提示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個事物」,也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針對土豆一詞的釋義也包括馬鈴薯。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馬克宏親中言論,波蘭總理諷目光短淺:烏克蘭戰敗中國隔天就會攻台灣!德外長也拿貿易量數字打臉

今周刊編按: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歐洲恐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在國防事務上應減少對美國人的依賴,更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馬克宏親中言論引發各界討論,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表示,歐洲人試圖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可能正犯下歷史性的錯誤。如果烏克蘭被征服,「隔天」中國可能就會攻擊台灣。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也打臉馬克宏說法,表示全球貿易量有一半經過台灣海峽,其中7成都是半導體相關,台海局勢並非與歐洲無關,台海保持自由開放符合德國利益,貝爾伯克強調歐盟對中立場是一致的。貝爾伯克說,台海軍事升級會是最糟的情況,因此致力與夥伴合作降低台海緊張。貝爾伯克啟程訪中前夕,德國外交部曾指控中國藉由環台軍演加劇緊張局勢,在4/13至4/15出訪期間,與中國高層可望就烏俄戰爭和台海局勢進行會談。

日期:2023-04-14

產業時事

中共環台軍演背後,值得台灣人深思的事:我們要低調到什麼地步,才不算是對中國挑釁?

最近幾天,許多台灣學者及台大老同學們對於最近台灣發生的事情,與我交換意見。我的感覺是台灣的學者似乎與台灣民意有很大的差異。

日期:2023-04-13

職場生活

解開鑽石之謎

天然鑽石閃爍的耀眼光芒,令人愛不釋手,亙古不變,除了天然鑽的璀璨奢華奪人目光,如今在科技進步之下,用毛髮也能做出獨一無二的「未來鑽石」。跟著專家深入了解鑽石的歷史、礦區、產業鏈、切工與挑選祕訣,以不同角度揭開鑽石之謎,一探每顆閃亮石頭背後的祕密學問。

日期: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