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幸福熟齡

「還沒意識到海嘯,人就都老了!」台灣高齡勞參率被日韓打趴…專家提解方:3層面缺一不可

台灣將在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老人越老、出生越少的趨勢卻未曾改變,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夾殺,台灣的勞動力市場也發生結構性的改變。過去作為主力的青壯年人數逐年下滑,45歲以上中高齡族人數則持續攀升,預估2030年中高齡者將成為職場主力。但台灣的中高齡勞參率卻長期低落,65歲以上不到10%,甚至55歲以上勞參率也在6成以下,遠低於日本、韓國、新加坡。面對缺工海嘯即將來襲,台灣如何催出這群中高齡勞動力,將成為未來就業市場的重大挑戰。

日期:2023-09-14

產業時事

10分鐘失業但資遣費比分紅還大包!他待美光5年優離「價錢讓人滿意」...勞動局介入了

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近期展開全球裁員行動,除了停發獎金與主管減薪之外,還大砍未來2年的資本支出。近日台灣員工也在社群平台上透露,明明前1小時還在開會,突然就要求簽名、交出識別證走人。「沒有預告期,直接請你交出識別證離開,連跟同事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心寒」,甚至表示「簽名、回收識別證、離開,前後10分鐘」。經濟部也證實,事前有先收到台灣美光報備,不過該公司表示部份是靠「遇缺不補」漸進達成,實際裁員僅約3%,合計6%,低於母公司裁員10%水準。台灣美光也發布聲明,證實2023年將進行人員精減和減少外部招募。至於資遣費用多寡問題,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不少網友在論壇上發文,分享遭裁員的經歷,其中一人透露,在美光待了5年多,前幾天上班不到1小時就被約談,「無預警被裁員,但資遣費超過6個月以上,比分紅還大包」,甚至說:「價錢會讓你滿意」。美光桃園廠證實將會裁員150人,約占公司人數5%,強調會提供離職金、有薪休假、就業顧問等優惠離職方案,絕對優於法令。桃園市勞動局表示,已三度要求桃園美光到勞動局說明,同時已接獲4件勞資爭議調解申請案。

日期:2023-02-17

產業時事

健保高滿意度,是靠70萬醫護撐出來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台灣人餘命還比南韓人短2年是警訊!

「要推健保改革幾乎是跟登天一樣困難的事,因為民眾滿意度太高了,怎麼會願意改變?但高滿意度的背後,是因爲70萬醫療從業人員撐在那裡,對,就是大家講的血汗,大家用自己的血汗去滿足民衆無止盡的需求。」在今年7月甫當選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台灣健保制度改革迫在眉梢。

日期:2022-10-24

投資理財

景氣乍暖還寒、指數當參考 這三個中小型族群有亮點

「看起來,好像漲完了」「誰說的?後市可期呢」,投資論壇中網友唇槍舌劍的討論著,今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市場一反去年下半年的頹勢,漲勢凌厲。

日期:2019-04-29

保險稅制

國稅局設重圍 保單節稅不再萬無一失

近兩年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屢創新高,引起稅務單位的注意,不僅積極查核利用保單藏富、節稅、避稅的大戶,還明訂八大指標,要讓逃稅大戶無所遁形。而到底要如何投保才是正確的?保險理賠金該不該主動申報遺產呢?沒有申報、又會面臨怎樣的罰則?

日期:2013-04-11

產業時事

官僚放任法條漏洞 金融業後院失火

三信商銀今年將改選董監事,爆出市場派將藉徵求委託書爭奪經營權。背後金主直指與女星頻傳緋聞的樺福建設董事長兼遠航總經理張綱維。金管會卻以程序合法漠視,凸顯僵化的官僚思惟。

日期:2011-05-26

產業時事

銀行套利時不能說的祕密

華爾街先前利用債券保險業者ACA來作為次貸風險的擋箭牌,這招的確曾經奏效——至少在這家小型業者露餡垮台之前。

日期:2008-04-10

職場生活

讓台灣更美好的20個主張》調整部分法令 全面守護人民健康安全

編按:2014年,《今周刊》曾製作〈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封面故事,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亟需革新的30個進步觀念,8年後檢視,當年的主張已有諸多落實,例如: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置、同性婚姻合法、《民法》下修18歲、病主法上路等等。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我們再次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你我生活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日期:2022-02-11

產業時事

「6點準時下班接小孩,被說太閒..」 台灣人不生原因沒時間顧 上班族家庭事業兩頭燒怎麼解?

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人口至今年11月為止仍持續負成長!低生育、少子化,在國家層次是很嚴重的問題,政府近年祭出各項「催生」措施,但生育率仍持續下滑。到底要不要生小孩?每個家庭都有考量,包括房價與養育成本等經濟問題、誰要帶小孩及育兒時間分配等,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在台灣雙薪家庭已是主流,多數育兒或有生育計畫家庭的家長身兼照顧者與工作者,但目前制度真能有效回應這群廣大家長的需求嗎?事實上,職場友善與時間彈性分配,讓準爸媽、爸媽「有選擇」共同承擔經濟與教養責任,讓家庭能正常運作是重要關鍵。

日期:2021-12-27

保險稅制

明明有檢附文件 明明有醫生開診斷證明 — 為什麼你的保險理賠還會「卡關」?

台灣民眾的投保率已突破200%,表示國人已經非常廣泛接納「保險」,來做為人身風險規畫的工具。但萬一發生事故,你知道該準備哪些文件資料,讓保險公司的理賠審核更確實迅速嗎?

日期: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