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84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投資理財

首購買屋補貼!每人給400萬買爸媽家旁還額外津貼、年收入低於門檻房價5折!一表看別人怎麼做

低薪、高房價,年輕人望房興嘆,尤其是首購族更是買不起房!馨傳不動產智庫指出,全球先進國家為幫助首購族買房,紛紛祭出購屋款補貼方案(不含利息補貼),最大方的是英國,最高補助達台幣800餘萬,新加坡補助400餘萬,美國加州更直接送上2成購屋款,首購族一毛頭期款都不必出。澳洲補助30萬元淪倒數第二。然而,台灣補貼金額掛蛋,是所有國家中最為小器的。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權威指標揭示 我們正處於百年來最均富時代 大收斂!全球貧富差距其實正在快速縮小

全球媒體多喜歡報導貧富不均日益加劇、財富向頂級富豪集中的新聞議題,然而專門研究貧富問題的經濟學家米拉諾維奇,卻以實證數據給出完全相反的答案。

日期:2023-06-19

職場生活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綠色經濟成長陷阱」下的遺憾真相:把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交由市場決定,氣溫升高顯然無法控制在1.5℃以下

在「綠色新政」的鼓吹者當中,有一位對「經濟成長」的部分寄予厚望的人,那就是擔任經濟新聞記者的佛里曼。他將這個希望稱為「綠色革命」,並且這樣說:「我們必須把綠色革命視為一種商機。對我們來說,那是能讓美國重生的、最重要的機會」。長久以來佛里曼一向主張,蘇聯解體後的全球化與通訊技術的發展,讓世界「扁平化」,把所有的人都串聯在一起。如果我們為這扁平的世界加上「綠色革命」,那它將成為真正能永續的世界。從佛里曼的發言可以看出,氣候凱因斯主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希望」—如果我們把握氣候變遷帶來的機會,說不定能持續經濟成長,更勝於從前任何時代。換個方式說,仰賴氣候凱因斯主義的「綠色經濟成長」,正是資本主義持續「如常運轉」的「最後堡壘」。

日期:2023-06-09

產業時事

數位資產沙龍 邀您抓緊監理商機與挑戰

數位資產越來越被重視,其產生的監理商機與挑戰更不容忽視,國內平台業者疾呼政府要正視此議題,台北數位資產商業同業協會與幣託集團攜手,6月7日將在舉辦主題沙龍,除探討數位資產問題外,也將手把手帶大家了解債權及網格機器人等投資方式。

日期:2023-06-06

產業時事

走出失落三十年 日本製造業復興 日股重啟動 投資搭乘龍頭企業順風車

今年來,日本相關話題盤踞各大新聞、社群平台版面,從各國觀光客湧入日本、日本商品變便宜,到台積電到熊本設晶圓廠、巴菲特投資日股等。日本,這回不一樣了,具有傲人製造實力的龍頭企業悄悄掀起製造業復興,成為國際投資人「錢」進日本焦點,更是本波日股創高重要力量

日期:2023-06-0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334期︱衰退中的奔騰牛市,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是說景氣很糟嗎!?但股市卻一直驚驚漲,這是怎麼回事?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我們試著來探索這個問題。

日期:2023-06-02

產業時事

台灣人的基因恐外洩中國?守護2300萬人遺傳密碼,立委提7大隱憂籲立法

針對外界對台灣人基因可能外洩到中國引發的諸多疑慮,甚至危及民眾與本土產業發展的風險,立法委員林岱樺今(31)日召開記者會,並邀請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周昌弘院士、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吳金洌教授,就「實現精準化醫療的首要防線,打造安全本土基因檢測鏈—美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點出七大隱憂。

日期:2023-05-31

產業時事

女消防員洗澡被偷看、竟被諷「為何不鎖門?」議員歧視句連發還拒道歉!遇性騷擾3步驟告到底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一名女消防員去年洗澡後裸身走出浴室,被闖入寢室的男同事看見,身心受創之餘更被迫離職。事件曝光後,國民黨議員黃浴沂周四(5/25)在議會質詢時,質疑該女「為什麼不鎖門,是要引誘人家去看嗎?」、「被偷看不一定是對的」等一連串歧視性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黃浴沂事後不僅拒絕道歉,更稱自己何錯之有;對此,國民黨嚴厲譴責黃浴沂違反性別平等的作為,並表示將移送考紀會調查、研處。

日期:2023-05-26

產業時事

香港夫妻度假14天看台灣交通亂象:我曾在東南亞跑遍各國,台九線這卻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駕駛經驗

台灣違建林立,既是經濟社會的,也是文化的。早年的違建林立,容或有「貧無立錐之地」的經濟社會背景,基本上仍是人民守法的問題。由於守法觀念薄弱,不論違建或交通違規,社會上普遍以投機取巧、鑽法律漏洞者為有辦法,守法或老實人吃虧;且一旦違規犯法行為遭舉發,還常以「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抓我?」自辯而不服氣。其間,雖有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問題,本質上仍是當事人欠缺守法的心態作祟:不問興蓋違建是否合法,眼中只見得自己的利益。尤有甚者,官方或因行政怠惰,或為關說文化的共犯結構,讓違建就地合法,更助長了投機取巧的心態,導致違建泛濫。

日期: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