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從兩岸歷史脈絡 洞悉中共對台「武統」虛實 日東亞政治權威:中共只說做不到的事!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十二月七日於政治大學發表「習近平的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的轉型」,從兩岸歷史脈絡,探討「中國武統台灣」的問題,針對兩岸是否有戰爭爆發的風險作出評述。

日期:2023-12-13

產業時事

ECFA存廢的數字政治經濟學

這些年ECFA的早收清單給台灣帶來的助力,已愈來愈微弱,且不一定能保住企業營運獲利;但對台灣半導體出口到中國,中國卻一直不敢下禁令,這才是台灣產業真正核心競爭力的所在。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中經院顏慧欣:台企已非吳下阿蒙、ECFA產業效益不若當年 借力WTO 台灣有望扳回一城

(今周刊1395)中國於四月中啟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將於近期公告,對台衝擊多大?台灣政府又該如何因應? 本刊專訪國內知名經貿法學者顏慧欣,為讀者提供最全面解析。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北京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即將揭曉,ECFA讓利恐叫停,台灣該怕嗎? 兩岸貿易戰   —全解析—

(今周刊1395)今年4月,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伴隨「終裁日」的臨近,不少人士憂慮,中國或將對台祭出貿易制裁,甚至在最極端情況下,全面終止行之有年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究竟,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下一步是什麼?如果中國發動貿易制裁,對台灣產業的可能衝擊為何?台灣政府和企業,又能如何「趨吉避凶」?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2455項產品,發起貿易壁壘調查…為何有突發舉動?背後可能原因曝光

中國商務部表示,在2023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簡稱申請人)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申請人請求就臺灣地區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商務部指,本次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或者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除了食品農產品有食安考量外,台灣對石化、紡織領域很少有貿易障礙,中國商務部此次說法令人「匪夷所思」。他研判調查結果出爐時間與台灣大選接近,可能會變成北京當局對台灣單方面的報復措施,因此呼籲我方要儘速釐清、說明。

日期:2023-04-12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習近平20大講2hr不承諾放棄武統!575字涉台報告一次看…台灣是中國的台灣?總統府回應了

中國20大週日( 10/16 )上午開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時,在對台方面談話未提及「九二共識」,而是強調「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反台獨」,但會後發表的二十大報告中,依然有提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堅持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識」。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於習近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總統府表示,台灣的立場很堅定,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民主自由是台灣人民的信念與堅持;台灣的主流民意也清楚表達,我們堅定拒絕「一國兩制」。台灣的立場很堅定,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誠如蔡英文所強調的,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之下,我們也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張惇涵說,國安團隊嚴密掌握相關局勢,並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

日期:2022-10-17

產業時事

一大串名單被中國禁,農損估8億!農委會祭4方案:8/8起買農漁產滿600元抽30萬份農遊券

中國反制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片面宣布暫停台灣柑橘類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8/3)日說明,若這些農漁產品都不能去中國,預估損失約8億元。而農委會也提出4大因應措施,包括加強海內外行銷、融資貸款、到WTO據理力爭以及推出農遊券。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台灣石斑魚遭禁!漁民心聲:中國只敢禁農產品,難道敢禁台積電晶片?

曾經,在對岸營造的善意氛圍下,優質的台灣漁農產品,得以在中國市場,享有零關稅、快速報關,甚至免驗放行等特殊待遇。無條件提供的優惠措施,也可以在一聲令下撤回,全面禁止石斑魚進口,只是又一次證明,依賴「善意」而生的經貿關係,無法永久存續。對於外在環境轉變,農漁民並非渾然未覺,許多人更早已啟動轉型,中國的突襲式禁令仍將造成傷害,但並非毀滅性的打擊。以後,或許再也沒有easy money,但憑著真本事掙來的訂單,比起接受讓利的生意,只會更加可靠踏實。

日期:2022-06-29

產業時事

調查報導揭露中資滲透台灣產業秘辛 《今周刊》獲2022年度亞洲卓越新聞獎首獎!

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昨晚公布「2022年度卓越新聞獎」,《今周刊》以2021年出刊的第1265期封面故事〈中資狼爪伸進台灣護國群山〉奪下卓越調查報導獎華文類首獎(Award for Excellence),評審委員一致肯定此調查報導充份掌握細節與企業紀錄資料,並完整揭露台灣監管缺口導致中資滲透半導體科技人才市場,進而牽動國際情勢、兩岸經濟的詭計。本次獲獎亦顯示《今周刊》報導影響力再度備受國際獎項肯定!

日期: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