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4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富邦證賣證交所股票,處分利益超過1億元!為何突然要處分原因曝光,原來跟它有關

富邦證券週三(2/21)日下午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處分臺灣證券交易所普通股500萬股,以每股新台幣85.63元的價格售予台灣中小企業銀行,交易總價為4億2815萬元,處分利益為1億2655萬元。

日期:2024-02-2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46期︱存股池年度檢討系列8—台肥、遠東新、黑松

這期我們來檢討存股池的三檔高資產傳產股—俗稱「田僑仔股」股,它們是台肥(1722)、遠東新(1402)與黑松(1234)。

日期:2024-02-19

產業時事

為求生存,那年什麼單都接…長榮空廚忙到連老董都下海備料!找上王令麟賣牛肉麵開啟「電商生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桃園機場航班數直接腰斬,途經桃園機場的旅客,包含出入境、轉乘人次剩不到2成,航空業航班銳減客。民航機還能把客艙改裝成貨艙求生,但對空廚業來說,「沒有旅客,就沒有航空餐」。空廚龍頭長榮空廚每日出餐數,從疫情前最高可達5萬2千份,直接掉到1,600份。公司卻同時有1,300名員工要照顧,但集團下了一道命令,那個時候不裁員、不減薪、也不放無薪假。長榮空廚為此只能四處找出路。從承攬長榮集團員工餐、外包尾牙團膳,到做起電商、與超商合作賣鮮食,這段期間,長榮空廚能做的都做過一輪。

日期:2024-02-19

投資理財

囤房稅2.0基準出爐,312.5萬戶都能減稅!如何享有1%優惠房屋稅率?一表看各差別級距

配合 1 月公布的囤房稅 2.0 相關條例,財政部研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基準」與「房屋稅差別稅率之級距、級距數及各級距稅率基準」,於今(16)日預告該 2 基準草案,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表示,若預告內容無修正,地方政府配套措施出爐後,最快可於三月底、四月初生效實施。

日期:2024-02-16

職場生活

開工日就宣布熄燈!北投熱海大飯店月底結束營業…曾首創大學溫泉旅宿,學生怎辦?文大回應了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擁有50多年歷史的熱海大飯店,週四(2/15)無預警宣布熄燈,根據官方臉書表示,將於2月29日結束營業,未來將進行危老都更改建。由於飯店自2022年底起與文化大學簽約,2023年2月起提供250床讓文大學生入住,對此校方回應依據住宿生個人意願,並優先申請入住校內宿舍或優先轉往其他合作資源,如劍潭活動中心等處。

日期:2024-02-15

投資理財

情侶婚前合買房屋「3件必做的事」!出資比例、誰當借款人…一文讀懂不吃虧,不怕分手對簿公堂

不少情侶在婚前會以買房做為愛對方的一輩子承諾,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結婚對數為12萬5192對,折合年粗結婚率為千分之6.54,較2022年的12萬4997對增加195對,是2020年以來的新高。然而,2023年離婚對數為5萬3085對,高於2022年離婚數4萬7888對。專家提醒,情海生波已成常態,有情人們共同買房得要先規劃清楚。

日期:2024-02-15

保險稅制

罹癌富商躉繳4800萬保費想避稅,沒想死後全被國稅局列遺產...長輩想靠保險做節稅規劃要留意的事

陳董事業有成,膝下有三位子女,還有二個可愛的小孫女,主要資產為自己居住之市價約4,500萬元之自用住宅,5間用來收租的不動產價值約3,000萬元,手中持有股票價值500萬元,準備日常花用之現金約300萬元,已經退休安享天年。隨著年齡漸長,陳董深感有規劃資產傳承的必要性,但本於企業家的天性,知道如果財產過早給子女,老年如果遭子女遺棄,將會無法照顧自己,因此希望要保有財產的主控權,並不考慮先將財產贈與,且三子向來忤逆不孝,陳董不希望將遺產留給他,在聽聞保險契約可以節稅,經朋友介紹下,購買了大額以自己當要保人、子女當被保險人、孫女當受益人的三代保單。幾年後,陳董發現自己不幸罹患癌症,在自知時日無多下,又將手中股票全部出清,將收租不動產全數設定抵押向銀行借貸4,000萬元,以躉繳一次繳清保費4,800萬元的方式,購買了二張以自己為要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為長、次子的鉅額人壽保險,試圖作避稅規劃。然而,當陳董不幸過世後,子女悲傷不已,奔走處理後事忙得焦頭爛額時,國稅局的遺產稅核定,更是讓眾人極為震驚,在扣除遺產免稅額後,核定之遺產稅高達700多萬元,且無論是三代保險、罹癌後躉繳的人壽保險,全部皆遭國稅局列為遺產,三子更跳出來針對三代保單部分主張自己有繼承權,銀行就積欠的房貸,更三番兩次來索要欠款,並揚言不按時繳納將聲請拍賣不動產,事情亂成一鍋粥,陳董子女不禁面面相覷,不知道當初的傳承規劃,到底發生什麼事……

日期:2024-02-15

投資理財

台股、基金、保險一次看 金龍年全方位理財大計

面對即將結束的升息循環,金龍年被視為溫和復甦的一年。新的一年,投資策略與觀戰重點為何?《今周刊》採訪各擅勝場的投資達人,深入剖析台股後市展望。

日期:2024-02-05

職場生活

創投該有創業經驗嗎?

創投不一定要創過業,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

日期:2024-02-05

產業時事

台灣產業「一定要擁抱AI」,緯創董事長喊話:今年繳出3位數成長…尾牙獎金超過4千萬,阿妹壓軸演唱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表示,「完美風暴」從去年延續至今年、「2024年不會比2023年容易」,但他仍高度看好AI仍將是今年科技業發展的主軸,執行長林建勳則預期,今年緯創能比去年交出更好的成績,包括AI在內的高價值產品今年營收可望繳出三位數成長率的成績單。

日期: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