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63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保險稅制

防疫險之亂惹議…遭控從嚴核賠、任意退保、不想賠 富邦產急發3點聲明澄清

近期隨著疫情升溫,防疫險保單在理賠、續保上都發生諸多爭議,針對諸多爭議,稍早富邦產險對此發出聲明,強調所謂「從嚴審核賠案」、「盡量少賠」、「任意退保」、「無故中斷契約」、「用倒閉來威脅保戶與政府」、「不是賠不起只是不想賠」等報導皆為惡意不實指控,一切都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保險契約相關規定處理。

日期:2022-05-19

全台防疫報導

今38死、本土65794例,快篩陽=確診「增列65歲以上長者」….即起限縮住院資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5,8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794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1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

日期:2022-05-17

全台防疫報導

第4劑疫苗最快下週開打「2族群優先」!北北基桃2天內設6大篩檢站、36家兒童綠色通道可看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65,0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4,972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1例死亡,年齡介於50多歲到90多歲,半數未接種疫苗。發言人莊人祥也今天宣布,最快下週開放65歲以上或60歲以上免疫不全民眾接種第4劑COVID-19疫苗,須與前一劑間隔超過5個月,近日將公布接種時程。

日期:2022-05-13

職場生活

柯批「PCR確診才給藥會死很多人」,陳時中2點反擊:無確診者吃藥有副作用誰要負責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連續兩天都突破6萬確診,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都喊出「快篩陽即確診」,呼籲指揮中心能夠快速投藥。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無確診者吃了藥有副作用誰要負責?」

日期:2022-05-13

保險稅制

6月底前取得確診證明,理賠才不吃虧?金管會說話了!防疫保單10個QA一次看

日前防疫保單的理賠問題,已釀成一場「防疫保單之亂」,甚至造成民眾為了索取診斷證明進而申請理賠,在醫院大排長龍,也增加不少醫療量能的負擔。日前產險公會表示,建議各家產險業者,受理防疫險理賠申請可不限於書面診斷證明,意即民眾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做為防疫險理賠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截至今(11)日為止,已有多家產險業者同意數位健康證明作為診斷證明的替代文件,包括國泰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南山產、富邦產、中信產、泰安產等7家業者,其他業者則表示尚在研議中。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作戰2年多,你們永遠會被記得!陳時中護師節感性道謝,總統籲國人「做對這事」就是對醫護最大貢獻

今(5/12)日是國際護師節,隨著台灣本土確診人數攀升,醫療壓力越來越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並喊話「在這關鍵一役,你們的精神會被記得」。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向防疫人員致敬,也向國人喊話,輕症或無症狀的人不要去急診,「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日期:2022-05-12

財經時事

確診後被同事保持距離,心好苦...從清零到共存,企業防疫難度再拉升:5個關鍵得要克服

近期台灣染疫人數大增、疫情嚴峻,各企業紛紛採購快篩試劑、啟動分流等措施因應防疫,不過調查顯示,超過4成企業認為今年防疫較去年困難,且當有員工確診時,仍有近4成8企業維持正常上班。

日期:2022-05-12

職場生活

WFH讓工作跟生活混在一起!她分享居家上班「五個技巧」:疫情訊息兩個時段看就好

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公司開始執行分流、居家上班!對此,YouTube頻道​《我是溫蒂》分享在家工作的「五個技巧」,讓你在家工作也能維持超高效率。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擠床壓力」提前引爆!台大婦產名醫憂心:若放寬收治標準,未來正常孕婦生產都可能住不了院

台灣本土確診案例中,日前一名孕婦染疫導致母親與胎兒不幸雙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台大婦產科醫生施景中表示,現在醫院「擠床壓力」已經發生,呼籲應該要調整孕婦收治相關規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週就會針對該議題召開會議討論。不過隨著確診人數暴增,醫療量能相當吃緊,有許多護理師反應有確診的同仁,因為醫院人力不足被強迫返回工作崗位,羅一鈞解釋,醫院召回人力部分「確診醫護一定是最後一個順位」,如果不得已被召回,也只會照顧確診者。

日期:2022-05-08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新制今上路!這類人取消電子圍籬、僅匡「密切接觸親友」 5大QA一次看

本土確診指數型成長,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將原本的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接觸者,縮減為僅限同住親友,職場及學校則採自主應變,同時也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管制,今日起實施。另外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也將原本的10+7改為7+7,以下整理5大QA一次看。

日期: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