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4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大金變頻冷暖空調 清淨舒適節能 現在買最高省13000元

隨著季節進入秋冬,變頻冷暖空調已成為溫暖過冬的聰明選擇。大金空調獨家六大核心技術,包括直流變頻、壓縮機、冷媒技術、多聯控制技術、氣流靜音技術、風扇技術等,家用全系列省電國家一級標準,省電舒適超有感。

日期:2023-11-09

產業時事

破兩強瓜分大半市場 成功搶下客製化商機 華辰保全憑什麼成為六成歐美精品業保鑣

不讓中保和新保專美於前,華辰保全近年異軍突起,在歐美精品業一騎絕塵,達六成市占。它的崛起,其實源於兩次革新。

日期:2023-11-08

投資理財

代工資優生竟全班墊底?世界先進毛利率腰斬「比台積電聯電還差」…陸行之4點分析:管理者太貪心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公布2023年第三季合併營收約為 105.57 億元,較第二季增加7.1%,稅後純益16.23億元,比起第二季減少18.6%、較2022年同期減少57.5%,EPS 0.99 元。世界先進指出,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季減約8%至10%之間,產品平均銷售單價將持平至季減2%左右;毛利率將約介於22%至24%之間,因此推估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略下滑。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覺得有週期性,也有結構性問題?值得管理層探討,「身為代工資優生竟交出全班墊底成績,比台積電、聯電差很多」。

日期:2023-11-08

產業時事

日本「地下水之城」官員實地訪查,揭台積電為何是環保優等生 半導體練出的台股環保尖兵

(今周刊1403)正在迎接台積電晶圓廠明年啟用的日本熊本縣,組成調查小組來到台灣。調查小組走訪台灣的竹科、中科,以及台積電中科15廠;調查結果,等於對園區內的半導體廠環保表現按了個讚。通過嚴格考驗,某種程度,代表台灣半導體產業練出的環保供應鏈,具有一定實力。

日期:2023-11-08

職場生活

Netflix用戶收漲價通知,追劇又變貴!最新收費方案下月開跑,3種價格、差異一次看,台灣何時跟進?

Netflix是不少人選擇追劇的平台之一,不過今年開始台灣收費方案改變,祭出「變相漲價」方案來揪出非同住者的寄生帳號,如果不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成員,就得加價購買「額外成員」,當新增一個額外成員時,用戶就得多付每月100元的共享費用。如今又有外媒報導,有國外Netflix用戶在11月初收到通知郵件,告知他們的方案價格將在下個月進行調整。對此,目前台灣Netflix尚未回應是否會跟進調漲價格,但消息一出,已有不少民眾認為漲價在所難免。

日期:2023-11-07

產業時事

「創辦人過世後,5年有4年都賠錢!」友訊董座上任800天的重生實錄:讓品牌變成中國ODM太可惜

友訊曾是台灣最重要的網通品牌,但在2020年前5年間有4年虧損。台鋼集團入主後,讓友訊連最難獲利的美國,也終於開始賺錢。

日期:2023-11-07

遠傳新創加速器

遠傳偕同新創迎戰OMO商機  打造零漏接AI智能客服

後疫情時代,對話式商務與OMO(Online Merge Offline )消費模式崛起,企業透過虛實互補智能客服,提供360度零死角與零漏接客戶服務,藉此提升品牌印象與滿意度。遠傳偕同台、港新創,強攻智能客服與管理平台商機,讓精通多國語言的AI智能客服取代吃不消的真人客服量,搭配持續推陳出新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幫助企業迎戰OMO商機,在智慧零售產業再下一城。

日期:2023-10-31

產業時事

「現在看到急單,大都是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女王徐秀蘭:車用半導體及IDM 是碳化矽晶圓6吋轉8吋「逼最兇的」

國內最大、全球第三大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6488)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周四(10/26)在南港展覽館舉行的第31屆國際光電大展會場表示,目前有看到矽晶圓的客戶(晶圓代工業者)狀況明顯逐季改善,營業額緩步回升。但她強調,這不代表客戶開始回補庫存、重新拉貨,或下急單。反而,「現在看到的急單,都是在化合物半導體比較多!」徐秀蘭預期,隨著碳化矽(SiC)等化合物半導體進入快速成長期,而且IDM等國際客戶明顯偏好8吋晶圓甚於6吋晶圓,環球晶的8吋碳化矽晶圓將在2024年進入客戶認證的密集期、2025年明顯放量,並在2026年與6吋晶圓並列為碳化矽晶圓的兩大支柱。

日期:2023-10-26

產業時事

奇異從頂峰到衰敗,全球企業500強啟示錄》杜英宗論投資趨勢:時代洪流,拋棄企業毫不留情

1992年我從美國銜命返台,設立高盛在台辦事處,是當時最早進入台灣的投資銀行,後來一路到花旗、南山人壽董事長,我全年無休、戰戰競競。每日5點多起床,開始翻《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報紙追蹤國際時事,一天最少8~9個會議,有時深夜回家連刷牙的力氣都沒有。為何要這麼努力?正因為時代的潮流,拋棄企業一點都不留情。正如我常對同事說,「經營企業,不進則退。」

日期:2023-10-26

數位領航共創商機

善用數位科技「爭」取新「鮮」 攜手同業擴大競爭力

遭受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影響,導致航班銳減,甚至是停飛,再加上通膨壓力,使餐飲業在過去3年間,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考驗。爭鮮透過經濟部數據共享計畫,一方面利用數位科技爭取新鮮,提高產品鮮度與安全性,創造全方位客戶滿意價值,另一方面透過經濟規模建立國外海鮮水產統購模式,攜手臺灣逾百家中小微型同業與協力廠商共同降低採購成本,一「鍵」雙鵰,創建餐飲同業生態系新商模。

日期: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