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護眼吃葉黃素就對了?小心過量皮膚變黃 近視、乾眼症...藥師:10種眼睛問題幫助不大

葉黃素存在於綠花椰菜、菠菜、玉米、蛋黃、南瓜中,是目前發現的六百多種天然「類胡蘿蔔素」之一,屬於光合色素,必須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進來。由於葉黃素為親脂性且通常不溶於水,被歸類於脂溶性維生素。葉黃素同時也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質,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於人類的視網膜中央感光區的黃斑部當中,主要作用包含:過濾藍光減少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抑制自由基等等,有如天然的太陽眼鏡,幫助眼睛阻擋陽光危害。

日期:2023-04-13

產業時事

「無法糧食自給的國家算不上真獨立」⋯一名憂心的台大退休教授 點出這種萬用蟲蟲是解方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石正人,從東大教授鈴木宣弘引述古巴革命家、日本詩人的字句「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是奴隸之邦⋯⋯算不上真正獨立」為引子,闡述其對台灣逐年下降的糧食自給率的憂慮,提議以「黑水虻」妙用來解決廚餘、雞糞等廢棄物問題,盼能達成政府推廣的「循環農業・和諧共生」境界。

日期:2023-04-11

職場生活

他們花1億打造莊園民宿「每間房都能看到海」!40多歲夫妻落腳台東圓夢:不想等退休才來做

「有些事,是不能等的。」Ann(陳麗萍)40歲那年和家人買下台東一甲地經營起民宿,她笑道:「我不想等到退休後再來做這件事。」她和先生Dandy(陳怡全)在台北從事不動產租賃10多年。2013年來到台東度假,在小馬和平山小徑散步時,偶爾間看到面對三仙台、綠島,依山傍海的土地。「好美喔!我們被這裡的環境深深吸引,如果可以住在這裡生活,該有多好。」花2年時間、斥資1億打造歐洲風的「奧麗雅安莊園」,2021年無畏疫情開幕,以「每一間房都可以看到海」頂級路線,吸引無法出國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政治人物、明星等入住。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從扛瓦斯小弟到卸任8年屏東縣長公職!潘孟安:從政快30年,我最憧憬退休後做「這件事」

在外界眼裡,潘孟安從屏東縣車城鄉鄉民代表、屏東縣縣議員、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屏東縣縣長至今,且四度拿下五星縣長,這是顯性的潘孟安。 另一個隱性的潘孟安,蟄伏在他的DNA裡,是一個旁人難以察覺的真實存在。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扛瓦斯,同時種洋蔥、養魚蝦,半農半工的斜槓人生,亦是偏鄉青年向上的縮影。這本「紅色鋼鐵人」寫的是潘孟安,亦是無數五年級鋼鐵男子們的投射。

日期:2023-03-22

職場生活

學生父母送我兩隻雞

轉頭瞪著學生、並說:「之所以你能在這裡昂首,是因為爸媽在外面低頭」。接著,瞬時雞婆個性發作,手指著學生、便說:「畢業前,他都歸我管,會讓他大學四年畢業」。

日期:2023-03-16

產業時事

不當房仲當農夫!他靠只種「龜背芋」月收入破30萬:一開始答應到屏東務農,我連要種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新聞」,作者: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據中華民國《姓名條例》的規定,人民一生可以改3次名字。羅鈞瀚在33歲時就把3次的「扣達」用完了。人生中比姓名更頻繁的變動是換老闆,俗諺所謂「一年換24個頭家」說的就是他這種人。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挺過收成銳減六成瓶頸 翻身家樂福獨家供應商 屏東南瓜小農 為何向日商九百噸訂單說不

屏東縣里港鄉八甲田農場出產的栗子南瓜,是家樂福目前唯一引進的「嚴選品牌」,一顆要價139元,每年需求量卻多達15公噸,這顆栗子南瓜究竟有何魅力?

日期:2023-03-08

投資理財

三兄弟爭產撕破臉!當年土地不值錢全給務農小弟,20年後政府徵收竟值百億...天降橫財變繼承悲劇

編按:過去25年,曺律師在法庭內外見過各式各樣的人──有脫出挫折的泥淖、帥氣地東山再起的人;有因為自負而從成功的頂端墜落、傾家蕩產的人;有惡意利用他人信任的人;有為了守護家人而不顧自身安危的人……他旁觀著各種人生,時而笑、時而哭、時而憤怒、時而感動,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們為了什麼而活?」「該與家人、同事、鄰居維繫怎樣的關係?」「該上哪兒找尋解決矛盾的方法?」「幸運的人生是什麼模樣?」本書包含曺律師執業生涯中的所見所聞和經歷,講述了比電視劇更戲劇性的人生故事,每一篇都是「生命與態度」的人生智慧,讓我們能省思過往的人際關係,明白未來想活在怎樣的關係中。

日期:2023-03-03

職場生活

初春的藍寶石

每年過完農曆年,便正式進入藍莓的產季。由於國人喜愛藍莓且接受度高,十多年前台灣進口藍莓僅三三○噸,到二○二一年已達兩千多噸。但礙於溫度、品種及氣候等因素,讓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總種不出原產於溫帶、品質穩定且優秀的藍莓。

日期:2023-03-01

職場生活

探索、拚搏、累積、安頓 我們的人生學分

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最快樂的事又是什麼?一位安養中心的阿公、阿嬤沒有選「財富自由」,沒有選「為社會貢獻」,反而端端正正為《今周刊》寫下「種菜」,那是他們最大的快樂了。另一位長輩用同樣娟秀的字跡,寫下「教育」,他則認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每個人生都不同,遺憾、快樂卻都是環環相扣的學分,11位生命夢想家,11種修煉人生學分的方式,無論遺憾、快樂都能從中萃取養分,完整了他們的人生。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