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9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半導體演進催化晶片多元化商機——閎康在趨勢線上

半導體製程日新月異,在5G時代下激發更多應用想像,生產與檢測需求亦應運而生。且中美貿易戰尚未止歇,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技術成熟,且立場相對中立,有望持續受惠。

日期:2020-07-22

職場生活

FB 為什麼簡單的單字,發音卻不簡單?

師大圖書館記載,KK音標是50年代梁實秋教授在師大英文編輯教材時引進,多數的中生代的老師也沿用,但近年許多老師主張改用「自然發音法」(phonics;也叫「自然拼讀法」)。

日期:2020-07-20

財經時事

民法成年下修18歲懶人包/租屋、開戶、辦手機不用家長陪同!12張圖表一次看懂

編按:行政院今(13)日通過法務部等14部會擬具的「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38項涉及青年權益下修18歲法案。本次修法以民法成年年齡調降至18歲為主,一併修正相關法案,以強化青年權益保障。未來不分男女只要滿18歲即可結婚,也可以獨立租屋、開銀行帳戶、辦信用卡等。因事涉民眾權益且相關法令眾多,至少需2年緩衝期,施行日期暫定為112年1月1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18歲公民權已是國人高度共識,修憲的提議也正在進行;目前全世界已有110餘個國家採18歲成年制,近年來也有為數眾多的學者、民間團體、學生代表主張下修成年年齡到18歲,這次修法是回應民意。《今周刊》關心青年與社會發展,長期推動民法成年下修18歲,如今行政院也已拍板定案。修法前後有哪些不同?實際造成哪些影響?以下懶人包原文帶讀者看懂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來不論是辦手機、辦學貸、開戶,都無須請家長陪同辦理,18歲就等同於成年!法務部正準備推動《民法》修正案,將完全責任的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現已送行政院,待院會審查通過,將與司法院會銜送立法院審議完成修法程序。但民法下修18歲到底差別在哪?修正的必要性、能行使的權力又差在哪?用12張圖表一次說明白。

日期:2020-07-16

產業時事

中華電信領航5G 台灣與世界同行

今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演說中,蔡英文總統宣示要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其中「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即是重大目標之一。放眼世界,今年全球遭逢新冠肺炎大流行之際,台灣成功的防疫佈局《台灣模式》(Taiwan Model)讓世界驚豔,更加彰顯了科技防疫的重要性;智慧科技除了支援政府防疫作戰,適時適地的智慧應用則確保受疫情影響的校園教育不中斷。細數今年國家的重大發展里程碑,電信龍頭中華電信都在其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也即將為台灣5G新紀元揭開序幕。

日期:2020-06-23

投資理財

資金外溢引爆全球投資潮 ——百年疫情下意外的股情與投資

全球央行降息及刺激財政政策讓資金滿天飛,資金湧進債券市場,低利率亦提高股市評價。疫情加速了人類消費行為從實體轉向網路,網購族群的表現值得關注。

日期:2020-06-10

產業時事

生活型態改變 隱含資安商機——兼論工業電腦廠廣積

日前中油及力成遭惡意程式攻擊,凸顯萬物聯網激發人類創意,但也暴露人性貪婪,企業資訊安全將是重點,而超過80%網路安全硬體平台皆由台灣生產,產業鏈值得深入研究。

日期:2020-05-20

財經時事

打造視障者搭車App不簡單 研究團隊吐心聲:只有奮力去做,大家才願意幫助你

搭公車通勤對許多人來說相當方便,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對視障者來說卻充滿挑戰。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台身心障礙者人數共有118萬6740人,其中,視障者共有5萬6209人,視覺障礙則存在視力、光覺、辨色、視野等相當多的生理差異。因此科技部推動「輔助視障者公車搭乘計畫」,由台科大設計系唐玄輝教授、余能豪助理教授,以及交大資工系張永儒助理教授,帶領多名研究員及設計師共同參與, 希望透過科技創新應用,研發視障者專用搭車App「Eye Bus」,並採用創新設計體驗原則-減輕視障者乘⾞的負擔、可預期的成效、最⼩幅度更動,讓視障者搭公車更加便利、安全及自主。隨著計畫進入實證階段,研究團隊也吐露至今曾面臨的困難與心境。

日期:2020-04-27

財經時事

為視障者打造專屬搭公車App!執行團隊曝做好「2件事」很重要

出門搭公車最怕要「追公車」,對一般民眾都稍嫌吃力的事,對視障者來說更是一大挑戰。為此,科技部推動「輔助視障者公車搭乘計畫」,由台科大唐玄輝教授、余能豪助理教授,交大張永儒助理教授,以及多位研究員、設計師組成執行團隊,研發一款可預約公車的App,協助視障者搭乘公車。

日期:2020-03-02

產業時事

儲能商機湧現

過去十年以來,極端天氣頻傳,發展綠潔能源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而高價的「儲能設備」,近年隨電動車發展,成本逐年下降,未來將是能源產業的重要一環。

日期:2020-02-26

產業時事

台灣的驕傲--工業電腦前景亨通

新的零售流程須透過具線上線下功能的POS或KIOSK完成,提供工業電腦新長期動能,台灣工業電腦產業全球市占超過50%,這是我們的強項與機會。

日期: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