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6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普發現金6000元再來一次?稅收超徵3670億史上第三高,政院親揭2大目標這次怎麼用

儘管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降溫,但台灣仍繳出亮眼成績,全年稅收超徵3671億元,為史上第三高,也達成連續7年歲入歲出賸餘的紀錄。針對相關規劃,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25日說,相關經費運用會堅守財政紀律,鎖定優先還債、加強建設投資兩大目標,穩健符合國家與國人需求的方式,妥善運用相關財源推動國家政務,讓台灣能更永續發展。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特斯拉、比亞迪也比不過?輝能固態電池那麼厲害?陸行之潑冷水:投資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周二(1/23)啟用台灣桃科廠,按照規劃,2024年起將由桃科廠出貨給全球車廠客戶。對此,陸行之卻在臉書發文,以福斯及BMW的2家轉投資公司,在美上市後均淪為水餃股,目前還是沒營收,每年就要虧損數億美元,提醒「要投資這種還手上沒錢就喊出要大幅投資的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開始回暖囉!一週天氣概況曝光 「開冷氣取暖」有效?台電破解迷思:不會,你覺得溫暖是因為...

最近真的凍到要受不了,1/25凌晨本島平地最低溫8.5˚C出現在新北市石門區,中央氣象署也針對18縣市發布低溫特報,不過今日起寒流開始減弱、白天氣溫回升,部分地區高溫可達23˚C。不過有網友已經冷到受不了,認為既然氣溫只有10幾度,只要把冷氣設定26˚C比室溫就可取暖,台電點出關鍵並打臉。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模範律師」竟是ACE詐團首腦...詐騙破億、紅包2個字好諷刺!法界震驚:他形象太良好

國內前大三ACE王牌交易所爆出虛擬貨幣詐騙,主謀林耿宏收押後,調查局清查手機通訊軟體,發現ACE實際負責人竟是知名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王晨桓,王晨桓不僅擔任詐團軍師,還幫忙操縱價格漲跌,台北市調查處在王晨桓住家與辦公室搜出近5千萬元現金,台北地檢署今天凌晨聲押獲准;王晨桓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在律師界形象良好,被譽為「模範生律師」,此次涉詐遭押令友人大呼,「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日期:2024-01-25

產業時事

11萬人連署要求TOYOTA別再「假電動化」!掛「電動」招牌,實際是賣油電車...連Google人工智慧都被教壞

Toyota 正在面臨新的危機,由於他們在電動車的發展腳步緩慢,卻又常以「電動化」當做廣告,現已有超過 11 萬網友連署抵制。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一筆一畫生出彩虹眷村,黃永阜爺爺101歲用餐後突離世...從小習武身體極佳,和李小龍是親戚

今年剛滿101歲的「彩虹爺爺」黃永阜今天傳出在家過世消息,黃晚年拿起畫筆彩繪,一筆一畫打造出遠近馳名的彩虹眷村,還曾被國際旅遊指南孤獨星球評為全球值得探訪景點,因黃已百歲高齡,今下午用餐後突失去呼吸心跳,消防到場搶救無效過世。

日期:2024-01-23

產業時事

輝能桃科廠開幕!執行長楊思枬:2030年將成全球最大次世代電池供應商

固態電池新創業者輝能執行長楊思枬表示,2028年輝能的固態電芯成本低於傳統液態電池,預計在2030至2032年間,輝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次世代電池供應商,然而,當問及輝能固態電池在電動車滲透率預估時,他僅以2030年固態電池在整體鋰電池市場滲透率達7%時,輝能在固態電池的市佔率可望達35至40%。

日期:2024-01-23

產業時事

台積電1奈米廠落腳嘉義?符合張忠謀「1日動員千名工程師支援各廠運作」想法,還有2條件助攻

投資金額逾兆元的台積電一奈米建廠計畫,擬在嘉義縣太保市的科學園區設廠。這是台積電繼日前法說會宣布在高雄廠增建第三座二奈米晶圓廠,又一先進製程選擇落腳南部民進黨執政縣市。

日期:2024-01-22

產業時事

台電累虧3820億,傳電價調漲25%?台電:扮演物價「消波塊」,目前無調漲方案,盼政府財務支持

台電連年虧損,去年即使有政府補貼500億,虧損仍高達1985億元,歷年累計虧損3820億元;電價審議會將於3月舉行,外界關注電價是否連續3年調漲。然而,有媒體報導台電已規劃電價調整方案,可能爭取今年以不虧損為目標,讓電價調漲25%,或向政府爭取新台幣1500億元財務補助。對此,台電澄清目前內部正在進行財務檢視,後續會向經濟部報告,因為身負抗通膨重任,希望爭取政府財務支持,但目前並無調漲方案。

日期:2024-01-21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120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