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4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冠軍師傅陳耀訓麵包「全家」吃得到!兩款100%無添加上市…支持保育再推限量石虎友善飯糰

永續食品成風潮!根據大數據公司調查報告顯示,「永續飲食」網路聲量連年增加,其中追求低碳、少添加、減剩食漸成為國人飲食文化一部份。全家8/23起攜手冠軍麵包師傅陳耀訓,推出兩款便利商店首見、獲得第三方單位-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驗證的「100%無添加食品潔淨標章」麵包—紫薯紅豆麵包、茉窨(ㄧㄣˋ)香柚包,都是無添加衛福部公告之食品添加物。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頻繁短進短出 他圖的是獲利還是經營權? 兩天砸23億元買力致 傳奇金主蕭漢森解密

AI概念股面臨盤整,但散熱族群力致科技卻成市場炒作標的,近期更出現大戶短期間內砸二十三億元買入十八%持股,這位神祕大戶是誰?他的目的為何?

日期:2023-08-23

投資理財

誰是蕭漢森?砸逾22億買力致18.33%股權躍最大股東…原來是第一代少年股神、30歲操盤開號子

公開資訊觀測站週五(8/18)晚間揭露,神秘大戶蕭漢森8/9至8/10間,斥資22.87億元於集中市場取得散熱廠力致(3483)高達1.4499萬張持股,神秘大戶一次掃貨,引發市場討論。力致(3483)董事長饒振奇周二(8/22)表示,公司已和蕭漢森取得聯繫,對方表示只是純投資,並沒有要介入力致經營。

日期:2023-08-22

產業時事

群創醜聞》「收到offer就知有多提防」行內人親揭內規…傳處長被妻軟禁發求救信?詐騙讓人笑到美叮噹

群創光電許姓處長桃色醜聞燒不停,科技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也被掀開。有行內人說發生這種事情其實不意外,因為應徵時收到的公司錄取證明(offer letter)時,上面會特別載明幾行字,就能知道公司對於異性關係的界線有多謹慎。而群創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就連詐騙集團也跟風時事,簡訊內容戳到不少人笑點。

日期:2023-08-18

職場生活

兒子才娶了媳婦,怎麼自己就成了孤獨老人?黃越綏4開示:養育兒女是父母責任,沒什麼人情好討的

婆媳的問題對女性而言,簡直是婚姻家庭中永遠無解的習題。多年來,我總在基層警員或社工們有需要時,協助處理一些比較困難的個案輔導。其中一次是在某個夏天的凌晨,我突然接到一位退休的資深社工來電,而她則是輾轉接受一位在醫院擔任夜班護理師請託,希望能夠找我去醫院,輔導一位因婆媳問題想不開,自殺未遂的老婦人。當我問他們:「已經是三更半夜了,為什麼非找我不可?」,他們的回答讓我啼笑皆非而不得不答應。

日期:2023-08-17

投資理財

爸爸生前說要把房贈與我卻沒立遺囑,現在手足來爭產怎麼辦?會計師:財產紛爭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執業的這些年裡,就遇過很多客戶因為贈與、遺產等財富傳承及稅賦問題前來諮詢,為了遺產,彼此從親人變仇人的也不算少。

日期:2023-08-16

投資理財

生活開銷太大根本無法存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儲蓄實驗」:無痛提高存款比例有方法

2020年疫情暴發,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人開始感覺到現金流的重要性,而如何多存錢也成為年輕人很關心的問題。存款不足,會帶來很多隱患,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期間,大家可能都有深刻的體會。很多個人和家庭突然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對於未來不可預測的風險,我們都需要有足夠的儲備來支撐。你可能會說,不是我不想存,而是根本沒錢可存!現在日常生活需要的花銷太大了。但真的如此嗎?其實有研究證明,即使是窮人,那些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也會把錢花到非必要的消費上,比如煙、酒、電視。可見並不是沒有錢可以存,只是你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讓你在能力範圍內存下更多的錢,就是這一講我想和你分享的內容。

日期:2023-08-09

職場生活

職場裡的# me too,怎麼say no!

Maggie在一家外商公司上班,老闆是外國人。有一天外國老闆說,Maggie今年表現不錯,老闆要給她一個”promotion”,想要找她聊聊。這是個好消息,但有點令她不安的是,老闆想約在咖啡廳談,而且是在非上班時間。如果你是Maggie你會怎麼回答老闆?最近# me too議題在台灣沸沸場揚,職場性騷擾層出不窮,在跨國辦公室中,怎麼用明確、合宜的語言,預防或拒絕性騷擾,一起來看看。首先,Huffington Post有一篇文章《Six Ways To Say No To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日期:2023-08-07

產業時事

監督公司治理獨立角色,如何成為公正第三方?220位獨董獨家調查,股臨會看法分歧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與《今周刊》合作進行獨立董事關鍵調查, 藉由這次報告,《今周刊》整理四大議題,由法律專家從各個角度解析公司治理趨勢。

日期:2023-08-02

產業時事

Google、Meta賺走大半廣告收入…當新聞媒體淪為數位平台的「佃農」,新聞議價怎麼做?

以Google、Meta為主的「數位平台」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但這些科技巨頭賺走大部分的數位廣告營收,產製內容的新聞業者無法獲得合理收入。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若把平台比喻成地主,新聞媒體猶如被收取太高租金的佃農,而「新聞議價」的概念就像「三七五減租」,為新聞媒體建立合理分潤。

日期: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