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6.5萬鳳山人成功保「捷」!「謝謝讓我還是鳳山的一員」黃捷哽咽落淚、林昶佐向藍營喊話「報復性罷免夠了!」

「罷捷投票」案今(6)日對決「捷」果出爐!高雄投開票所晚間6點前宣布投票結果,65258位鳳山人投下不同意票數,以9864票的差距,護住了黃捷讓她能夠繼續留任為鳳山民眾服務,黃捷現身立委許智傑服務處,2度鞠躬淚謝支持者,數度談話時哽咽落淚到難以言語。

日期:2021-02-06

職場生活

潮州職人町

不常被提起的屏東潮州小鎮上,有一群民間高手隱居,從用的可可、吃的火龍果、玩的觀賞魚,到書上讀的字和融入美學的咖啡,一位職人,一生懸命,一雙雙獨特專注的眼神,讓被遺忘的土地曖曖發光。

日期:2021-01-27

產業時事

靠「豬界勞斯萊斯」售價比別人貴3倍!科技青年回彰化田尾養豬,他憑什麼?

青年返鄉踏入養豬產業,有人用巧克力入飼料、有人走遍全台只為飼育新品種,他們帶著新觀念與新科技,想提升台灣豬肉層次與風味,在競爭市場中靠特色取勝。

日期:2021-01-26

職場生活

生蠔有手掌大、鮮蚵飽滿彈牙 媲美廣島大牡蠣 ~ 老饕才知道的台南隱藏美食

金黃色夕照搭配壯觀的蚵棚,為台南市北門區蘆竹溝最著名的景觀,每年吸引上萬攝影愛好者前往捕捉。隔著一道堤防、正對著廟門口前的魚塭上,有兩名工人繞過塭仔的水路、在邊坡上敲敲打打,為即將成立的「蘆竹溝蚵學園區」打地基。半年後,這裡將有一棟兩層樓的小型工作室,一樓將展示蚵文化產業養殖的照片與蚵農的海事器具,二樓為潟湖觀景平台,供旅客休憩。之外,工作室也會有許多「導覽小姐」,由在地討海超過一甲子的蚵農、蚵婦,帶遊客親身體驗摸蚵仔的樂趣,藉由沈浸式體驗來認識這個在風頭、水尾的北門小漁村——蘆竹溝。這間工作室將乘載在地青年邱永仁一家的夢,也有全村庄的故鄉風土記憶。

日期:2021-01-08

公投專區

風味升級》靠特色決勝 豬二代打造「名牌豬」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青年返鄉踏入養豬產業,有人用巧克力入飼料、有人走遍全台只為飼育新品種,他們帶著新觀念與新科技,想提升台灣豬肉層次與風味,在競爭市場中靠特色取勝。

日期:2021-01-06

職場生活

造訪賽德克族的「BALENS 巴萊生活」,享用在地直送原民鮮滋味

「賽德克巴萊」這部宛如史詩的電影,讓不少人看完後感動又驚豔,對原住民的歷史,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為了在電影的熱潮過去後,延續來不及寫完的故事情節,讓原地發展求生的部落不被遺忘,「BALENS 巴萊生活」群聚發揮共享、共生、共榮的精神,打造共有品牌,活化賽德克族的部落文化與經濟。

日期:2020-12-18

產業時事

109年度產銷履歷達人系列報導三 堅持安全與永續 成就MIT優質好農產

在臺灣的土地上有無數的農民堅持努力,堅持環境永續,種出安全質優的農產品,持續守護臺灣的農業與食安。為了表彰這群農友們的專業努力,農委會每年舉辦產銷履歷達人徵選活動,獲選的達人們都代表著臺灣農業的驕傲與希望,嚴謹落實生產紀錄,用心經營品牌,成為農業標竿!

日期:2020-12-10

產業時事

台灣成打黑工天堂… 無法遣送回國的失聯移工,為何到處趴趴走身價反漲?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部分國家航班停飛、減班,國內逾期居留外籍移工無法遣送離境,擠爆移民署各地收容中心,在政府收容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讓有台籍保證人暫離收容所的「收容替代」措施成為配套;然而,在移工滯台吃住成問題的前提下,不少人離開收容所後,只能轉入黑市打工賺取生活費,有人選擇成為代替家屬在醫院陪伴長者的看護,有人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採茶人、養豬農,甚至是盜賣千年檜木賺取暴利的山老鼠…

日期:2020-12-09

競爭力

「我們屏東人,不是做小吃,就是北漂...」一個56歲工人的告白:18歲離鄉,回家這條路我走了大半輩子

每個人離開家有千百種理由,但都抱持著同樣期待,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衣錦還鄉,但卻不知道,這是一條越走越遠的路。

日期:2020-11-14

職場生活

與神同行的慶典

民俗反映地方的信仰,一地的文化,其實也是生活的另一種面貌,是植根於民間的特殊文化,可惜的是,台灣部分傳統民俗,因時代背景的更迭而逐漸萎縮失傳。近年,文化部斥資推動民俗活動與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去年更一口氣登錄三項國家級重要民俗,讓台灣特有的地方文化得以永續傳承,使每個城市都有了慶典的溫度。

日期: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