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投資理財

全球綠能浪潮興起 太陽能、風電、儲能迎長線商機 政策股不怕亂流 蹲等買點穩穩賺

農曆年後,電子股帶領大盤上揚,不過從總體經濟面來看,電子股依舊面臨景氣與存貨議題。想要降低波動的投資人,可以關注具有政策保護傘的防禦型題材。

日期:2023-02-08

投資理財

元月「雙軋行情」出乎預期,連大戶都被迫回補!林成蔭:股市將回歸基本面,未來走這3方向

「兔年開紅盤,外資單日買超722.56億元,單周買超1,195億元,都是史上次高,看來股市有搞頭 !」「可是景氣不佳,連台積電也說下半年才會回溫,就算股市會領先表現,1月就反映7月也太快了吧?」

日期:2023-02-07

產業時事

「在我手上沒有一家企業跑掉!」拚命三郎林修銘奔走新創圈:留不住好公司,就是對我最大的指責

根據《財訊》報導,2022年8月,林修銘以史上最年輕的黑馬之姿,接掌資本市場兵符;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做各種改革與創新,當然不免引發微詞;但他認為,做對的事,就要扛得住。

日期:2023-02-06

產業時事

領錢了!全民普發6000元最快3月發放…是全民共享非「還稅於民」,龔明鑫:不然還給台積電

全民都在關注何時會普發6000元!立法院新會期的第1天,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預算案估將在4月4日完成三讀程序,大約在4月第2週會發放。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週三(2/1)上網路節目專訪時被問到此事,他回應:「只要特別條例在立院三讀通過,預算審議也順利進行,最快3月就能發放。」同時龔明鑫解釋普發現金是「經濟共享」,「如果要還稅那應該都還給台積電」。至於國民黨呼籲發1萬元,他則認為會排擠其他弱勢群族跟勞健保挹注,也解釋,普發現金是全民共享不是還稅於民,「不然還給台積電」。

日期:2023-02-02

產業時事

陳建仁完整內閣名單出爐!李俊俋任勞動部次長、李淳任外交部次長

陳建仁正式成為新閣揆後,接連於週五、週六晚間宣布兩波內閣名單,他說自己穩健銜接政務、擴大世代合作、增加女性閣員,是這次組閣的原則,用人唯才、適才適所,延續過去蘇貞昌院長團隊的優秀政績,讓更多願意為國家做事的人才,為國家做事,為人民打拚。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準發言人陳宗彥周一(1/29)舉行記者會,由陳宗彥宣布新一波政務次長級人事,外交部政務次長由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接任,勞動部次長由總統府前副秘書長李俊俋擔任。其他政務次長人事還包含: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教育部次長林明裕、勞動部次長李俊俋、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環保署副署長王雅玢、文化部次長王時思、海委會副主委洪文玲、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阮昭雄、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工程會副主委葉哲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黃永泰、原能會副主委林立夫。

日期:2023-01-30

產業時事

主持第203次院會、當了1478天院長...蘇貞昌率內閣總辭:團隊是純度萬分之9999成色十足

畢業了!蔡英文總統於大年初六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棒組閣,今天是春節後開工日,行政院上午召開臨時院會,由院長蘇貞昌率領內閣總辭,結束總統民選以來任期最長的蘇內閣。他隨後滿臉笑意,帶著閣員赴中央大樓前廣場合影。數位部長唐鳳受訪透露,蘇揆特別致贈茶壺給閣員,有「耐得住高溫」的寓意。

日期:2023-01-30

投資理財

金兔年台股不好做…5檔「抗震潛力股」出列!算股達人不藏私給4重點:這訊號出現買進更穩

2022年受通膨高漲、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俄烏戰火延燒等諸多因素影響,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台股全年累計下跌逾2成,導致不少投資人把2021年的獲利,全吐了回去。面對景氣疲軟、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2023年,投資人究竟該如何操作,才能穩住陣腳,讓投資持盈保泰?

日期:2023-01-25

產業時事

普發現金6000元確定年後拿不到!1原因得拖到「這時候」...改發1萬有可能?立委們這樣說

日前政府拍板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原預計會在農曆春節後發放,不過,這項時程規劃確定泡湯!在朝野無共識之下,全案要在農曆年前三讀幾乎已是不可能,依照程序來推估,最快要到4月才能發放現金6000元。

日期:2023-01-18

投資理財

景氣燈號再亮藍燈,歷史經驗顯示股市還有回檔壓力!法人:抱股過年要審慎評估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上一篇文章分享股市落底觀察指標,今天再來介紹另一種評估加權指數相對低檔區的方式。本篇文章重點:一、股市落底觀察重點:景氣對策燈號。二、景氣對策燈號亮出藍燈,三大重點整理。

日期:2023-01-16

產業時事

GDP保3落空,政府普發現金、拿錢救企業能對症下藥?「130萬低薪族恐更艱難」

2023年全球經濟嚴峻挑戰,台灣經濟成長率估將放緩至2.75%,行政院週四(1/12)宣布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要從去年超徵的4500億元稅收,拿出3800億元來作為強化整體經濟、社會及應變能力。政府此番撒錢刺激經濟、活絡內需,積極佈局抗經濟風險,策略真是對症下藥嗎?學者說,從結果來看,可能只做對了一半。

日期: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