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0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投資理財

00679B股價腰斬,他卻砸4千萬買美債ETF...殖利率持續創高,現在買債券真的適合嗎?

到9月份為止,國內ETF規模新增8,790億元,總計規模超過了3兆元,而其中債券ETF今年的規模就大增4831.5億元,佔今年新增規模的將近55%,而且其中有近98%都是增持美債及投資等級債,真的是沒有想到台灣投資人的偏好,已經從股票轉往債券型的投資商品。就連知名的證券分析師也在近一個月兩次購入美債20年的ETF,一口氣砸了4000萬。這不禁讓許多股票投資人感到疑問:「債券真的比股票值得投資嗎?」、「現在買債券真的適合嗎?」。

日期:2023-10-25

職場生活

媽媽咬牙標會讓他出國受訓…勤美董座林廷芳曾是奧運國手!從嚕啦啦學領導:勞動節獎金員工自己賺

勤美集團董事長林廷芳是個傑出的生意人,在他的經營下,勤美不但是優質建設公司,也是豪宅指標。1980年,他曾代表台灣參加奧運比賽的國手。可惜受中共阻撓,無緣參賽,意外成為「末代中華民國國手」。他從運動中學習很多,像是從國際賽事中學會各國會議規則、1995年已看到碳排的重要性,將它放在公司規章中,帶領員工一起節能減碳。當公司面臨挑戰時,他會去跑步思考下一步。他最瘋狂跑步是在2008年,曾連續5周、跑了5場全程馬拉松。他笑道:「可見當時有多辛苦。」當碰到經營難題,或在辦公室快對下屬生氣時,他會立刻轉身去跑步,讓自己沉澱下來,「罵員工沒有用、無法解決問題,跑2個小時下來就不生氣。」他說,跑步可和同事維持良好的勞雇關係,還能讓身體變好,一舉兩得。迄今,總共跑了100多場馬拉松。「跑一跑很多事情就解決了,公司很多管理規章,都是我在跑步的時候想出來的,如鼓勵員工運動,就是希望能換個方法培養他們。」

日期:2023-10-25

職場生活

台東慢經濟從在地出發 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極端氣候讓全球更重視城市韌性與永續課題,尤其大自然天災的無情反撲,讓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反璞歸真。乘著天時、地利、人和,台東慢經濟時代來臨,既是台東人的生活態度,也是貼近永續的生活方式,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從在地出發的台東慢經濟,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凸顯土地價值並兼顧實際經濟產值,台東,與國際同步打造永續標竿。

日期:2023-10-23

產業時事

跨域創新 韌性未來

面對內外在環境挑戰,工研院第十二屆院士,匯聚智慧之光,帶領產業跨域突破,迎向創新及美好的韌性未來。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種田兼種電年收近600萬!營農光電之父「馬上丈司」,花7年找出農村高齡化解方

營農光電之父「馬上丈司」在千葉經營營農型光電案場成效卓著,證明了種田兼種電是可行之路。為了解決農村高齡化導致農村發展不振的問題,馬上認為若企業一同推動營農型光電,或許是一道不錯的解法。

日期:2023-10-19

職場生活

525年奧地利國寶「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明起巡演,玉山銀10度邀約來台!經典台灣歌納入美聲饗宴

玉山銀行今年第十度邀請奧地利國寶「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來台巡演,將於10月17日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10月19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10月22日在臺南市文化中心、10月23日在高雄衛武營音樂廳、10月24日在臺中市中山堂巡迴演出,在臺灣各地傳唱純淨動人的天籟之聲,讓國人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到世界級的美聲饗宴。

日期:2023-10-16

投資理財

歷史會重演?以巴戰爭推動油價後,是不是會再創台灣房價高峰?張欣民點出3觀察重點

歷史會不會重演?近日中東以巴戰爭給了大家一個答案,只是這個ING的突發事件如果真的循歷史軌跡發展,接下來的恐怕不只是人命的死亡,全球能源危機來臨,高通膨帶動房價飆漲,恐怕也躲不掉,早已頻創新高的台灣房價是不是又要挑戰更高的不可能任務呢?

日期:2023-10-13

產業時事

自導自演恐嚇案後躲奧地利 「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今返台!桃園刑警機場「等人」帶回偵訊

臉書粉專「Linbay好油」自導自演遭恐嚇案,版主林裕紘今天返國,桃園市警局刑大派員前往將他帶回偵訊;林裕紘面對媒體詢問全程不發一語。

日期:2023-10-07

產業時事

美中成立經濟金融工作小組、俄暗示停火談判啟動條件 拜登「去風險」有戲 大國吹起和解春風?

最近國際外交舞台上最熱門的詞彙,就是「去風險」,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習拜會」,再到俄羅斯外長聯合國演說事件,看得出列強試圖降低衝突、想要完成和解的「去風險」。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2023諾貝爾物理獎名單出爐!「阿秒光脈衝」研究突破,美、匈、瑞典三科學家共享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為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而產生阿秒光脈衝的實驗方法」,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名譽教授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 Krausz)、瑞典隆德大學教授呂利耶(Anne L’Huillier)3人共享殊榮。

日期: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