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投資理財

台幣一開年就貶破31,何時才能摸底買美元?大佛李其展秀一表:「這價位」出現就是時機

自從2023年11月開始回落的美元,由於短線跌幅已深,近幾個交易日開啟了一波反彈,美元兌台幣在1月3日收盤回到了31.01,如果接下來美國的經濟表現不錯,是否有望持續築底反攻?美元的買點已經出現了嗎?

日期:2024-01-04

產業時事

央行利率連3凍、上調明年經濟成長率至3.12%!通膨還會更嚴重?房市管制成效如何一次看

央行週四(12/14)召開理監事會,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為連續3季按兵不動,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今年台灣通膨率較去年緩步回降,預期明年通膨率可望續降至2%左右。而明年國內產出缺口續呈負值,加上明年全球經濟降溫,且前景仍面臨諸多風險,可能進一步影響國內經濟復甦力道,因此決議利率不動。目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875%、2.25%及4.125%。

日期:2023-12-14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30215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5

產業時事

蘋果電動車搞了八年 比首款iPhone還難產!為何蘋果不做Apple Car 可能面臨類似鴻海成長瓶頸?

蘋果電動車Apple Car多年來都是外界好奇的焦點,但也一直只聞樓梯響,且2022年底有媒體報導,蘋果再度延後Apple Car進度後,這個專案似乎前景更黯淡。但真的如此嗎?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華爾街知名分析師、現任紐約創投業者Loup Ventures共同創辦人的Gene Munster,日前發表專文分析,從邏輯上來看,2023年蘋果營收站上4000億美元大關後,成長動能幾乎到頂。因此,繼2007年問世的第一代iPhone,為蘋果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全球手機霸業後,下個最可能實現的成長動能,非電動車莫屬。無巧不巧,身為蘋果最重要代工組裝夥伴的鴻海,2016年後營收雖持續增加,獲利卻連續四年負成長,意味鴻海也進入成長瓶頸。在董事長劉揚偉擘劃下,兩年多前鴻海敲定進軍電動車領域,希望成為下一個成長引擎。

日期:2023-01-09

產業時事

2022年加密幣黯然失色,黃金無可搖撼地位更確立!2023年你該買它的「3個理由」

很少人料到黃金在2022年創下歷史新高價位,卻又一度跌入熊市。隨著全球利率上揚,專家去年原本認為持有這種無息資產形同貶值,勢必不受青睞。沒想到俄烏戰爭爆發,緊接著來的是能源危機和全球供應鏈中斷,使金融市場更加動盪。在此局面之下,現貨金價 3月漲到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價位。

日期:2023-01-03

投資理財

殖利率上升令債券成為駕馭經濟衰退的投資關鍵

歷經史上最具挑戰性的一年後,如今必須思考一個問題:隨著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可能步向衰退,投資策略該如何佈局?儘管金融市場可能持續波動,但考量債券起始殖利率已大幅攀升,且債券在經濟衰退時期往往締造強勁表現,因此在PIMCO (品浩),我們認為現在債券已浮現多年難得一見的投資吸引力。

日期:2022-12-21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026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26

投資理財

通膨利空即將見頂,股市進入打底階段,郭恭克:極度悲觀殺低股票,以後恐追高買回

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自8月的8.3%下降至8.2%,月增率0.4%高於8月的0.1%,顯見物價指數持續攀高;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自8月的6.3%上升至6.6%,創近40年最高點,月增率與8月的0.6%持平,扣除能源與食物類的物價指數持續攀高,通膨壓力依舊居高不下。

日期:2022-10-24

產業時事

謝金河:「台塑正研究小型核電站,供100萬人用電」 為何有企業界聲音說 反核不要反到很極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前天(2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近期有不少企業界聲音反映,或許反核不要反到很極端,宜考慮延後核一廠至核三廠的除役年限,或是做為再生能源發電缺口的備用電力,「因為一旦電力不足時,台灣的產業很容易『掉鍋子』」。謝金河也提到,「最近有很多企業界跟我講,像包括王文淵董事長說,台塑在研究小型核電站,就是(供應)100萬人用電,它沒有核廢料的問題」。

日期:2022-07-04

產業時事

美國攻半導體單押台灣太危險? 拜登才說過武力保台Yes 但「這兩件事」也值得台灣留意!

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的世界級實力,已經與美中科技及國際地緣政治密不可分,最佳例子就是美國總統拜登22日在東京的美日高峰會後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重申願意在中共武力犯台時動用軍力。另一個「台灣話題沒有缺席」的國際場合,就是本周在瑞士達沃斯登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a)25日在會場接受CNBC專訪時,再度呼籲國會儘速讓去年已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ct)上路,讓亟需投資優惠、減稅及研發費用補助的半導體業,早一點拿到政府資源,建設在美國國內的生產體系,該法案因為有其他相關法案卡關,遲遲未能實施。台灣並非雷蒙多在專訪中的重點,但在背景說明時還是被波及,「美國最先進的晶片有70%是向台灣買的,這不安全」。熟悉華府政情的國內專家則警告,從拜登這次訪韓第一站去了三星的晶圓代工廠,以及美日準備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合作,都意味台灣不能輕忽華府希望分散半導體製造幾乎單押台灣的風險。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