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5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法國暴動5天!4.5萬名警力上街逮2400人…鄰國也不安寧,馬克宏延後訪德,姆巴佩推文籲冷靜

今周刊編按:一名法國非裔青少年奈爾(Nahel) 6月27日遇到臨檢沒有停下,遭員警射殺身亡,引發法國多地動亂,甚至鄰國比利時也遭波及。當局派出4.5萬名警力上街維安,逮捕2400人,情況也逐漸趨於平靜。法國足球明星姆巴佩在推特貼出新聞稿,表示自己和所有法國人一樣,對奈爾之死感到震驚。自己和許多來自工人階級的民眾一樣,能感受到此事帶來的痛苦與悲傷,然而「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在無可避免演變成以暴制暴時更加無效…各位正在毀壞你的財產、你的社區、你的城市」,呼籲示威者以和平且具建設的方式表達情緒。

日期:2023-07-02

產業時事

「路口不讓行人」新法今上路!最高罰3.6萬...行人闖紅燈、滑手機也要取締 金額、規則一次看

汽機車行經路口未禮讓行人,今(6/30)日罰鍰上限將加重提高到6000元外,若是導致行人受傷、死亡將分別吊扣駕照1年,以及吊銷駕照並處7200元~3萬6000元罰鍰。此外,據交通部數據顯示,4月份行人死亡人數不減反增,經分析部分事故多是行人因闖紅燈、過馬路低頭滑手機造成;因此新法上路也將會對行人「阻礙交通」等行為,列入重點取締。

日期:2023-06-30

職場生活

駕駛注意!6/30起不讓行人加重罰6千 斑馬線「停讓距離」拍板定案:維持「3公尺、3條枕木紋」

6/30起駕駛行經路口未禮讓行人,罰鍰上限將加重提高到6000元,卻傳出原本警政署表示「只要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遠近車輛都必須停讓」引起不少民怨,認為實在不合理;交通部6/22立即撤回規定,並於6/26針對「行人和車輛間的距離、裁罰標準」拍板定案,維持現行人車距離3公尺(約斑馬線3條枕木紋),而新法本週五上路。提醒駕駛一定要注意人車距離,以免受罰讓荷包大失血。

日期:2023-06-30

產業時事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共軍對台軍演vs機艦不時繞台,哪個威脅較大?國防大學專家警告:別小看溫水煮青蛙的危險!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日前表示,共軍對台騷擾或威脅方式,從以往對台大規模軍事演習,或畫設演習禁航區等方式,變成共軍機艦常態性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出現。由於共軍機艦經常在台灣周邊現身,使國人警覺性低於久久一次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帶來的刺激,大家漸漸習以為常。馬振坤警告,從去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和今年4月共軍環台戰備警巡聯合軍演期間,國人反應有不小差異來看,「值此中共對台軍事威脅日增之際,對台灣防衛意識最不利之溫水煮青蛙現象,已經出現!」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曾坐牢、賣熱狗,如何成為「普丁大廚」?窺探36小時「快閃兵變」內幕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揚言推翻軍事領導層,發動武裝叛變後36小時,卻突然戲劇性退場,讓外界霧裡看花。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首次對外發聲,表示無意推翻普丁政權,只是想要抗議,而抗議目的是為了避免瓦格納遭摧毀,同時透露俄羅斯國防部要瓦格納集團於7月解散。普丁對此兵變事件錄製一段影片向人民喊話,除了強調「武裝叛亂都將被鎮壓」、斥責瓦格納背叛國家與人民,也說瓦格納做了唯一正確的決定,就是在最後一刻停下來。普丁表示,瓦格納可以與俄羅斯國防部或其他執法機構簽訂協議、繼續為國家服務,或返回家人朋友身邊,也稱武裝份子可前往白俄羅斯。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來自台灣在WTO第一線經驗!朱敬一分析:民主陣營 VS 極權中國,為何經濟衝突終究無法避免?

很高興,我與另外三位作者(羅昌發、李柏青、林建志)在2021年出版的英文書Ultimate Economic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Democratic Countries,將由衛城出版繁體中文版。我們四位作者都是台灣人,用英文寫書,再回過頭來翻譯成中文,這過程十分曲折。開玩笑說,這是「出口轉內銷」。寫書、寫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影響讀者;之所以會走上「出口轉內銷」的曲折道路,理由也不難理解:我們這本書最想要影響的人,是全球民主國家(所謂 like-minded)的盟友,所以先用英文撰寫,希望及早觸動盟友。國內讀者的溝通理解當然也重要,所以英文一出版就即時進行中譯。我們四位作者都有若干法律的訓練與專業,多位也曾經在台灣駐WTO代表團工作過。這本書有許多內容,都與國際經貿法制有關,也討論WTO現行法規的若干缺點。但是從國際經貿的角度切入,對大多數讀者來說恐怕生澀了一點。在這篇中文版序,我們試圖用不同的切入角度,幫助台灣讀者了解我們的論點。

日期:2023-06-26

產業時事

法規闕漏〉要平台下架假網拍無法源、新科技取證不算數 修完打詐五法 還要補哪些洞

(今周刊1383)「打詐五法」通過後,看似為人頭帳戶氾濫、個資外洩及假投資廣告等問題,架起多道防線;但對於整體數位平台內容監管,以及第一線打詐偵辦工具的精進,政府還有這些事可以做。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今周刊》連續兩年獲SOPA卓越新聞獎肯定!〈淨灘都清不完的海廢危機!台灣的海岸怎麼了?〉獲銀獎

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於週四(6/15)晚公布「2023年卓越新聞獎」,《今周刊》發揮媒體監督政府政策落實的影響力,並擴大影響閱聽眾關注環境、海洋汙染問題,以〈淨灘都清不完的海廢危機!台灣的海岸怎麼了?〉奪得卓越視頻報導獎銀獎(Honorable mention)。

日期:2023-06-16

產業時事

影/枯等18秒沒車要讓...她快走完斑馬線被撞飛 不讓行人「罰款加重」、釀死傷最高罰10倍!最快7月上路

汽、機車路口不禮讓行人,7月起罰款又要再加重!台中沙鹿一名女子6/6在過馬路時,遭到一輛高速行駛的機車撞飛、重傷送醫,而在此之前,只見女子呆站在斑馬線上18秒,20多輛汽機車疾駛而過不願禮讓;台中市警局表示,今(2023)年截至5月底,針對路口執法未禮讓行人,5個月內已開罰了5千萬元。未來不禮讓行人,汽、機車罰款將由現行3600元、1200元,各分別上調至6000元以及3600元,若造成行人死傷,最高重罰3萬6000元、可吊銷駕照,新法預計7月上路。

日期:2023-06-07

產業時事

繼城管、農管後「文管」也來了!中國政府加強各領域監控力道,並傳派人赴北韓取經

繼「城管」、「農管」後,中國政府對各領域的監控力道再度提高,「文管」近期也開始活躍。不止黑龍江省文化市場5月舉辦綜合執法隊伍的統一著裝儀式,其他地區的文管也已經陸續登場,且有消息指派人到北韓(朝鮮)學習文化等領域的管理模式,讓網友吐槽「啥都管,就是餓了沒人管,病了沒人管,老了沒人管」。

日期: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