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朱芯儀切除乳房,宣布「癌細胞清乾淨」命救回來了!台大名醫揭「贏得十倍存活率的乳癌真相」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包含歌手朱俐靜、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星座專家薇薇安,都因乳癌而離世。儘管乳癌致命,但仍有機會爭取更高的治癒機率,若透過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個案高達95%以上,第2~4期也分別可達89%、70%與21%。國健署提醒,45至69歲以及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許多病例還不到40歲就得到乳癌,如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7歲女星朱芯儀,也在去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朱芯儀說,她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她勇敢抗癌,除了完成化療,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朱芯儀曾在臉書上寫下長文,提到自己開刀後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但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我的命救回來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6/29)

日期:2023-06-29

投資理財

他當18年社畜,從住1坪套房到身價破億「不再為錢煩惱」:只靠拼命存錢,不可能財富自由

編按:韓國富爸爸朴成賢剛出社會時,住在由機房改建的一坪大套房中,嘗試過多次賠多賺少的投資後,領悟到:光靠領死薪水、絕對無法實現財富自由!朴成賢開始大量閱讀各種金融和理財知識的書籍,不僅要增加資產、更要創造現金流,同時也領悟到上班族的最大優勢,就是有每個月固定進帳的「月薪」,作為投資的本金。一開始的投資也並非一切順利,當時正在摸索投資方式的朴成賢,正好經歷2008雷曼兄弟事件的股市,在2個月內賠掉5000萬韓元(約100多萬台幣)、獲利率是驚人的「-95%」!透過股票、美元、不動產和經營個人品牌的多元投資,在當了18年的社畜後成功FIRE,目前已是身價70億韓元(約1.7億台幣)的資產家。

日期:2023-06-29

職場生活

95歲博士生日後悔流淚:65歲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白白浪費30年

寫這本書是我步入60歲之前,回顧前半生時出現的一個構想。我想知道接下來的餘生,我計畫要做什麼。在我年輕時,認為活到60歲就已足夠了,因為當時的平均壽命不是很長,能活到60歲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時至今日,情況早就不同了,比起60歲,多活20~40年已經很常見。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化仍然被過去這種活到60~65歲就夠了的觀念深深影響著,導致超過這個年齡層的許多人都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活著,失去了生活的目標與熱情。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老年人不知道如何維持健康和活力,從而剝奪了他們積極生活的能力。現在我們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在晚年活得更好。所過得有意義。這種心靈目標可以讓我們在每個當下都活得鮮活有意思。缺乏靈性的生活,即使活到80歲也會感到無聊和毫無意義。寫這本書時,我主要想的是那些超過40歲的讀者,他們正開始思考如何規畫後半生的生活。但是,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到任何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是想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充實生活,都可以從這本書獲益。畢竟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們不幸早逝,否則總有一天會步入老年期。規畫美好的老年生活,應該像規畫職涯或繳納退休金一樣正常。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老之將至」這個事實,而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將對你今後的幾十年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

日期:2023-06-27

職場生活

省電燈泡其實不省電?冷氣「開整天vs.開8小時」誰較省?達人破解用電迷思 不怕夏季電費飆

炎熱的夏季來臨,又到了用電高峰的季節,而6月也迎來夏季電費計價。為了不讓夏季電費暴增,網上開始有許多「教學」教大家如何省電,包括半夜電費較便宜、燈具換成省電燈泡、隨手關燈等,不過,想真正省電費,一定要先破除迷思,別踏入假省電陷阱。

日期:2023-06-14

投資理財

AI伺服器、車電雙題材助威 下半年財報探虛實 散熱長線趨勢夯 短線漲多還能追嗎?

受惠AI伺服器的產品升級、節能減碳與車用電子需求題材帶動,散熱概念股股價正夯;展望未來,該如何掌握後市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日期:2023-06-14

投資理財

「提早分產以為孩子會孝順...」母子交惡、兄弟互告,2繼承案例警惕:遺產如何讓親人變仇人

曾小姐是獨生女,由父親獨自撫養長大。父親因病過世之後,她是遺產的唯一法定繼承人,繼承了父親的存款500多萬元及多張股票。曾小姐的祖母不滿兒子的遺產全部由孫女繼承,便提出告訴,說兒子的存款及股票其實全都為她所有,是她以兒子的名義借名登記。如今兒子過世,這些存款及股票應返還於她,不應由孫女全部繼承。阿媽竟會跟孫女爭產?令人不免懷疑:「哪有這麼誇張?」是的,在我執業的這些年裡,就遇過很多客戶因為贈與、遺產等財富傳承及稅賦問題前來諮詢,為了遺產,彼此從親人變仇人的也不算少。很多家庭真的為了一棟房子、一塊土地、一張保單,甚至一小筆存款,母子交惡、兄弟互告;也有長者提早安排好財產分配,子女們卻在拿到房子土地後,就把老父老母棄之不顧,看了令人心寒。

日期:2023-06-14

產業時事

人類真的能逆衰老?哈佛20年實驗發現「逆齡開關」,想活百歲還有這段路要走

不久前,一名45歲的矽谷富豪為追求抗老、永保青春,竟將自己17歲兒子的血液注入體內,同時,為了延緩70歲父親持續衰老,這位科技大亨也把自己的血液貢獻給父親,完成罕見的「三代換血」,相信這樣可以實現逆齡回春,事件一曝光引發外界譁然。雖說這種「另類療法」並未獲得科學證據支持,甚至有專家認為,如此舉動可能具有危險性;不過,早在先前就有類似實驗,研究人員利用老鼠證明「老化是個可逆的過程」,但能否適用於人類身上則有待討論。

日期:2023-06-12

投資理財

「存股0056必定睡公園」達人分析同樣1千萬投資0050和0056,退休靠高股息ETF「一股不賣、悲劇自來」

自從上次去「下班經濟學」節目後,我看底下留言最多人批評的地方就是0056這種高股息ETF為什麼要賣股?應該要一直存著才對,才符合台灣「存股」的精神信仰!好喔,沒問題。為了進行最公平最公正的比較。我清流君這次讓0056完全不賣股、一直存到粉身碎股。這次我們同樣也讓0050跟0056每年產生的現金流完全相同,看看結果會如何?

日期:2023-06-12

投資理財

掌握「早」與「穩」兩大關鍵 自主理財養大退休金非難事

上班族即使每個月固定儲蓄,並自願提撥薪資1%至6%作為勞退金,也不能對通膨怪獸掉以輕心!想「養大」辛苦攢存下來的錢,累積到一筆未來可以安穩度日的退休金,必須趁早做好長期穩健的自主理財規劃。

日期:2023-06-09

投資理財

他34歲存9千萬提早退休,11年後驚覺錢不夠的警示:畢生積蓄存股金融股、領股息退休為何很危險?

回頭探討退休族最常使用的4%法則,其實不應該把這個數字當作聖經,重點是要經過各種規劃及推算,設定適合當下的法則才是重點,所以其實也不一定只能4%而已啦...

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