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82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照護比飆至一比二十 病患等兩小時才能換尿布 響應新政亂了套 北市聯醫鬧照護人力荒

為提升民眾住院醫療照護品質,衛福部去年十月推出「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本是一件美事。然而,全台試辦床數最多的北市聯醫,卻因未補足人力,讓照護人員身陷血汗處境。

日期:2023-05-10

職場生活

夏天要來了肥肉藏不住...凸肚「4癱軟形狀」你是哪種? 一張表教你有效「對症」剷肉

身上那圈小腹好難消!到底要怎麼剷肉呢?其實那一圈肥肚、肥小腹未必是你吃得太多,有時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4種位子、形狀的肚子,教你找出原因以及該如何消除。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 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輕熟女、上班族7大族群吃的益生菌大不同!藥師揭作用與成份真相 補充益生菌「4類食物」也行

健康人腸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細菌共生體,超過100萬億個細菌細胞,涵蓋1000個不同種屬的菌株。很多人會把「排便順暢」和「促進消化」兩個混為一談,益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探討的是「減少腸道壞菌」與「整腸」的功能。「促進消化」則是指把營養素分解讓人體可以吸收攝取,適合補充的是消化酵素、鳳梨酵素、木瓜和奇異果酵素才能有促進消化作用,兩者有所區別,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日期:2023-04-24

職場生活

一見傾心川辣味

在季節轉換的時期,容易胃口不佳,麻辣辛香的滋味最能刺激味蕾,川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又分有江湖菜、農家菜、新派川菜等繁多種類,挑選最適合自己胃口的那一種,過癮地沉淪鮮香辣味!

日期:2023-04-19

職場生活

72歲吳念真住透天「樓梯跌倒2次」,換住8000萬大樓…跌倒成熟齡第2大死因,7症狀自我檢測

據衛福部日前統計,2021年有1813名國人因跌倒死亡,在65歲以上長者死因中排名第2。名導演吳念真日前出席一場活動時就表示,自己之前住在山區透天,光是樓梯就50幾階,自己與老婆都曾在樓梯跌倒,現在年紀漸大,最近也買下台北市88坪的大樓住宅,讓他自嘲:「我今年72歲了,還在為房事煩惱!」,也驚訝北市房價非常高。

日期:2023-04-14

職場生活

李坤城大腸癌逝/與林靖恩結緣10年,為何進加護病房才結婚?小小1張手術同意書,問題比想像多

66歲音樂作詞人李坤城與女友林靖恩交往10年,2013年公開「爺孫戀」轟動社會,林爸爸更為此報警2度告上法院。去年李坤城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還掛保證「醫生說我比年輕人還要好」,沒想到卻因大腸癌病逝。林靖恩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李坤城住院時她常常回想兩人交往點滴,也會反省自己,「李坤城很懂我,比我更懂我自己,(一路以來)他都在包容我,不會批評我,就是在等我自己去想通很多事情。」

日期:2023-04-10

職場生活

龍虎斑鮮甜有咬勁!謝金河解鎖活魚新吃法「涮涮魚鍋」,讚不絕口:光喝湯就很美味

活魚新吃法:涮涮魚鍋清明回老家掃墓,全家人商議到哪裡吃飯?我臨機一動,想到陳老爹的活魚多吃,於是直接撥了電話,問問看還有沒有位子?電話那頭是陳老爹的聲音,他聽出是我,問我有幾個人?他說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日期:2023-04-07

職場生活

視力恢復時間差異大 20項術前檢查不可少 近視雷射正夯 三大手術優劣解析

近視雷射手術近年討論度極高,但不是想做就可以做!醫師提醒,術前不但要確定角膜足夠堅固,乾眼症、白內障患者,也必須經過嚴謹評估才能接受手術。目前手術方式分為三種,究竟該如何選擇?

日期:2023-04-06

職場生活

每天早餐2顆蛋+1杯豆漿!糖尿病名醫甩肉24公斤、體脂率30→18%:親身實驗逆轉「糖尿病前期」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