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9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從在宮廟裡辦合建說明會,到超過30家建商搶插旗 北市最後重劃寶地! 北士科燙金傳奇

(今周刊1401)短短兩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後起之勢,成為多家建商、財團卡位的明星新標的。引人注目的包括金仁寶集團企業總部已進入緊鑼密鼓興建階段,文林北路上也聚集十餘家建商搶進推案;龐大的就業人口所衍生的居住需求,帶動房價飆漲,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日期:2023-10-25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4大火藥庫已爆2個,美國有能力顧及台灣嗎?美企Q3財報好壞,得問5大科技巨擘

戰爭一拉長 華府恐面臨取捨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日前指出,今天的世界上有 「4個火藥庫」,包括俄羅斯和烏克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中國和台灣、北韓和南韓,世界4大火藥庫已經爆了2個。

日期:2023-10-22

產業時事

「才兩個月就把車做出來了!」 日本汽車業37年戰將操盤電動車 親身體會什麼是鴻海速度

「我們才花兩個月,就把車子做出來,太意外了!」今年2月接任鴻海集團新成立電動車策略長一職的關潤,周三(10/18)在今年鴻海科技日上的這番談話,顯示鴻海正在把累積數十年打造電子資訊業代工生產體系的經驗,複製到電動車生產上。在日本汽車業有30多年經驗的關潤表示,在鴻海任職九個月,讓他感到意外的地方不少,他只給自己打60分,但覺得很享受這個經驗,也發現鴻海集團的執行力超強。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獲利穩定還有大咖客戶 EDA新星為何要賣? 龍頭新思跨海併購 解密台20人新創至達

近日台灣EDA新創至達科技,悄悄宣布被全球EDA龍頭廠新思收購,究竟這家成立僅八年的公司有何特殊?為何會引來美國龍頭廠跨海求親?

日期:2023-10-18

產業時事

心臟裝了14根支架,仍然心繫台灣產業發展,施振榮的「兩個大夢」將帶來巨大改變

7月下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心臟裝了第14根支架,比已故的李登輝總統生前裝的12根還多。許多朋友勸他不要再這麼忙了,但今年虛歲80的施振榮,近兩個月依然出席多場記者會,因為他還有兩個夢等著實現。這兩個大夢,要具體實現可能還需要幾年,但準備與醞釀早已進行十多年。這兩個大夢,一是要做出完全零碳排的遊艇,二是搶攻物流電動車最關鍵的底盤。

日期:2023-10-12

投資理財

「台積電不是很會賺,債務為何一路攀升」手握幾百張台積電,陸行之拋5提問:是否已偏離張忠謀「財務保守」原則

地緣政治問題讓許多半導體大廠不得不擴大全球布局,像是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積電在過去12個月,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而被客戶要求採取高成本地區(美國、歐洲、日本)擴產策略。然而,在受到台幣貶值影響被外資當提款機、受到全球升息影響被部分追求較高利率的長期外資投資人賣超(台積電現金股利12/532=2.3% vs. 美國10年公債4.5-5%的殖利率)、在終端客戶需求轉弱庫存飆高的去年下半年為了怕影響本身及客戶的股價大幅波動而開始提供擠牙膏式的營收指引下修,這3大因素下造成台積電今年表現很普通,「只比台灣股市大盤好個2個百分點。」

日期:2023-10-08

職場生活

哪種人會在30幾歲破產?從人生勝利組衰落只要一瞬,一個中產家庭被消滅:人近中年最怕誤踏2大坑

職場上有個說法是,你要嘛即將進入35歲陷阱,要嘛已經深陷其中。可見,35歲陷阱是多少職場中年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日期:2023-10-05

產業時事

疫後業績成長2.6倍 連阿里巴巴、緯創都注資 一鍵預約享樂 FunNow闖亞洲七國搶市

台灣都會玩樂即時預訂平台FunNow,九月宣布併購東南亞最大餐廳預訂平台Eatigo,市場評估公司估值逾二十億元,阿里巴巴、緯創等大咖都搶投資。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美中成立經濟金融工作小組、俄暗示停火談判啟動條件 拜登「去風險」有戲 大國吹起和解春風?

最近國際外交舞台上最熱門的詞彙,就是「去風險」,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習拜會」,再到俄羅斯外長聯合國演說事件,看得出列強試圖降低衝突、想要完成和解的「去風險」。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大商社年收入數百萬元,竟想不開跳出來創業?」他37歲開日本第一家「宇宙商社」 如今要幫台灣科研首次登陸月球!

現年43歲的永崎將利(Masatoshi Nagasaki),是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BD的共同創辦人暨社長,該公司又被稱為日本第一家「宇宙商社」,對想要利用太空的任何組織或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立六年的Space BD,如今已經是資本額11億日圓(約2.4億台幣),員工50人的企業,且其中三分之一(近20人)是工程師,從火箭工程師到衛星工程師都有。從協助尋找各國的商業火箭服務,幫你把衛星打進太空;或是幫你把科學儀器運到國際太空站(ISS),在微重力環境下做科學實驗,Space BD都能做到,而且已經有協助台灣學術機構的科學實驗上太空的實績。但撇開這些不談,若打開永崎將利的背景,他似乎完全不符合日本社會的主流價值。永崎在日本五大商社(大貿易商)之中的三井物產工作了十年,生活無虞、前途有保證,但卻在33歲跳出來創業,而且是沒有先例可循、前途不保證成功的太空新創公司。為何他覺得,太空商業化的生意機會大好,台灣與日本在太空商業化的合作機會更不少?

日期:2023-09-27